本版导读
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规范化管理之路
——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铸精品粮库记事
今年“五一”前夕,全省储备粮管理工作暨省级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咸阳举行。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作为规范化管理的示范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会议要求在全省粮食系统推广咸阳直属库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原名陕西咸阳国家粮食储备库,是1956年国家投资兴建的大二型粮食储备库,2005年7月实施整体划转上收,归陕西省储备粮管理公司垂直管理,目前库存储备粮油3.4亿斤,存省级储备粮2.7亿斤。近几年,该库以“铸精品粮库,创一流价值”为目标,把“基础设施现代化、保防队伍专业化、粮食管理规范化、安全保粮科学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作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连续25年高标准实现“一符四无”,确保储备粮管理“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备安全”。先后获得了全国储备粮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70多项荣誉称号。今年“五一”前夕,该库党委书记、主任韩伟被命名为省劳动模范。
他们到底是如何做的?针对粮库基础设施落后等实际,近些年该库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为努力方向,在软硬件设施上狠下功夫,创造了一流价值。在硬件建设上,他们先后投资5164万元,从1999年到2004年分别完成了国家投资的一、二、三期建库等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完成了114万元的信息化建设;今年3月又完成了投资50万元的集化验、计量、开票、结算为一体的检化验综合楼建设,使仓储硬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软件方面,2003年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开展了仓储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修订、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办法。2006年他们实施信息化建设,使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在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该储备库在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职工培训和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员工到省内外先进企业学习经验,通过扎实的培训和学习,使员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多年来,他们始终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提出了“讲科学、严管理、保安全、争一流”和“发挥作用,创造效益”的经营理念,完善和建立了五大体系:一是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按照“高起点、严要求、细划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保管员岗位职责》、《粮情检查制度》等189个内控规约性文件,形成了完善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有效地促使了规范化管理制度的落实。二是建立储备粮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保粮中。严格执行“七三一”查粮制度、查虫查水和粮情分析制度,尤其是建立了“发现问题要早,汇报稳要快,查找原因要准,处理措施要硬,方案实施要实,处理效果要好,解决问题要回头望”等排除问题快速反应的“七要”制度,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建立科学保粮体系。积极推行应用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确保连续25年实行“一符四无”。五是建立储粮、办公自动化体系。通过落实五大体系,他们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越做越精,越做越细。
本报记者 阎冬
图为省粮食局局长姚增战(前排右三)、省粮食储备管理公司总经理王玉龙(前排右四)等领导来粮库检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