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胆大心细才能出成绩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贾长虹
今年38岁的贾长虹1993年进入陕建集团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1999年开始担任第四分公司电工班班长。多年来,他带领班组人员抓质量、保安全,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完成产值1360万元。
“胆大心细才能干出成绩!”贾长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公司把省政府大楼的工程交给他时,他也犹豫过,认为这个工程比较特殊、难度大。可他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认为再困难的工程,都要去尝试,不尝试怎么知道能不能干。有困难,可以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还可以请教专家。
接活后,贾长虹先从选择员工入手。他没有直接从劳务市场找人,而是采取“用熟不用生”的原则,从以前用过的农民工中选人。他的理由是,政府大楼是形象工程,所选的人必须有线缆安装技术。其次,所用的人必须是规矩人,不能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再次,这些人必须有文化,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建筑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时时注意安全。多年来,贾长虹始终把安全放在心上。每天上工前,他都会给工人讲安全问题,而且很有针对性,比如:动力管网安装时,要注意原来的各种暗洞等。贾长虹非常细心,各种安全问题他都能想到,并能合理地化解。在大楼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不通风,加上污水渗漏问题,这里气味特别难闻,容易出现意外。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他首先提出给地下室装上换气扇,在施工过程中,他还告诉工人,谁如果觉得胸闷、气短,就自己到室外休息一段时间,确保不出安全问题。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抓质量上,贾长虹一点也不含糊。每天班前,他不但讲安全,而且讲质量。在任务重的压力下,班内个别人产生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想法,放松了品质要求。对此,贾长虹严抓质量管理,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返工。去年冬天,贾长虹检查走廊上方的桥架时,发现有一处大梁的桥架连接处少上了两个螺丝。当时,他便问工人是什么原因?工人解释说:“不好装,再说,那也没什么关系,装修后不会有人知道。”可贾长虹认为以后桥线容易脱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他要求工人马上返工,并向他们解释说,少装一个螺丝,虽然没人知道,但是有悖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在他的影响下,班组人员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始终把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14年来,贾长虹在重质量、抓安全、保工期三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出色。他注重传帮带,注重因人配岗,技术好的干技术活,技术差的多干一些力气活。在技术方面,他非常重视学习软电(消防设施)配置安装方面的知识,了解烟杆探测器、温杆探测仪的报警原理。在组织方面,他合理配置安排员工,努力保证工期按时完工。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