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野足迹的网站有这样一句话:我喜欢这里,因为我在这里长大,这里有我留下的脚印和梦想。是呀!这里因为有了一群快乐、善良的年轻人而使这里生机勃勃——
绝症少女与网络义工
如冰、兜兜糖、小妖、王剑是四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都是绿野足迹的会员,因为闪闪的事,记者与他们相约在宝鸡市渭河河堤公园见面。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寒暄、没有陌生、没有羞涩,交流起来很轻松,一来二往大家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当然,我们谈论的主角是闪闪,一个与病魔斗争的花季少女。
闪闪的故事
在绿野足迹中有一段文字写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生命的意义在于精彩。世界上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花季一样的年龄,却被病痛禁锢了脚步。一位名叫“闪闪”的女孩从出生伊始,就经历着老天给她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在有了梦想的年龄,却又遭受到生命中最严厉的打击。我们今天在这里,为这个还有很多梦想的孩子,寻求广大具有爱心的朋友的援助。希望我们的帮助能让她的生命更精彩。这里说的“闪闪”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
十六年前的一天,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婴儿降生在宝鸡一家医院,当得知是个女婴之后,她的亲生父母没有了一丝喜悦心情。这对父母连医院接生的费用都没有缴纳便扔下嗷嗷待哺的婴儿消失得无影无踪!院方通过这对父母入院时登记的联系方式多次联系无果之后,医院只能将小孩送往福利院。
而这一时刻,闪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出现了——刘大姐。刘大姐,因小时候的一场车祸造成腿脚残疾,言语能力也有一点障碍,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丈夫做点小买卖。夫妻二人日子过得虽说艰苦但也无太多奢望,只是遗憾结婚三年一直没有个小孩,家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当得知此事之后,他们及时与医院联系,凑足了婴儿亲生父母欠下的医疗费后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抱回了家,取名闪闪。从此后,夫妻两人对小闪闪视若己出,疼爱有加,当初的弃婴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可幸福的生活是那样的短暂。六个月后,养父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刘大姐痛不欲生,生活状况一下跌到谷底。此时的闪闪刚刚半岁,当时的刘大姐已无力抚养闪闪。街坊邻居劝她把闪闪送人,也有好心人希望收养闪闪,但是经过半年的共同生活,刘大姐和闪闪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母女之情,她不顾生活的艰辛,决定自己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在亲戚和好心人的帮助下,闪闪有了学费和生活费。闪闪五岁的时候,刘大姐遇到了季大哥,组成了新的家庭,季大哥开了一家小小的自行车修理部,刘大姐每月领取150元低保费,夫妻两人共同抚养闪闪。两年后他们生下了自己女儿,闪闪也有了妹妹。四口之家虽然贫困却也其乐融融。
光阴荏苒,闪闪已经十六岁,本该有着美好的前景,可是厄运再一次降临。2006年的12月,闪闪在期中考试之前,感冒总是反复发作,爸爸妈妈带着她辗转于宝鸡的几家医院,病因都没有得到确诊,最终在医生的推荐下,2006年的腊月二十八这天他们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这对于季大哥和刘大姐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无情的病魔在吞噬完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的同时,也正在掠走小女孩曾有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意志。闪闪一家四口的经济来源仅靠季师傅的一个自行车修理铺和刘大姐的政府救济金,还要供孩子读书。如何面对这样巨额的医疗费用?花季般的年龄,生命却是如此脆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生命的渴望,如今却被厄运狠狠地击碎!
虽然命运是无情的,但人间自有真情在!有这样一组数字让人感动:绿野足迹俱乐部为其募得4050元;宝鸡某网站在2007年3月为其募得4000多元;学校的师生为其捐赠1400多元;清真寺捐赠1000多元
这些钱都是爱,都是对闪闪的祝福!
季大哥告诉记者,现在为了闪闪治病已经花了34000多元,之前所捐的钱并不能解决关键问题,因为闪闪在做完6次化疗之后,还要进行开胸手术,才能治本,可开一次胸就需要30000元钱。他现在已经欠下20000多的外债,将来的治疗费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到这里,这位坚强的父亲有点哽咽了……
小妖、王剑说:“我们希望大家捧出一颗热情的心,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大家的手,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能力大小,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弥补昨天的缺憾,铸就今天的真情,让我们携手互助,共同帮助小闪闪度过这段生命的坎坷吧。”
绿野足迹的故事
认识绿野足迹缘于网络,缘于我们的职工在线。在“论坛事务”中有这样一个帖子:
——“五一”爱心活动招募志愿者、义工:为患病的小闪闪募集医疗费。
在与几个年轻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绿野足迹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个立足于宝鸡、西安地区、以网络为互动平台、以开展志愿服务为主要任务、自愿求公益的草根组织。绿野足迹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无隶属关系。足迹义工成立至今,已经吸纳了多名成员加入,大约有500人次参加了有组织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两年多的活动实践中,足迹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组织架构和管理风格,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和有效的管理团队。
如冰说:“绿野足迹开始只是我们年轻人一个交流的工具,刚开始和其他的QQ群一样以娱乐为主,经常搞一些户外活动,时间长了有人提出能不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提议一出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赞同。记得第一次的公益活动是去宝鸡的西山给山区的孩子送图书、书包等学习物品及部分网友的捐款,当然活动的费用都是网友自己捐的。”
兜兜糖说:“这次救助闪闪的活动,可以说是论坛最正规的一次策划活动。‘水滴行动’经历了数十天的组织策划,数百名义工的参与,有近千名好心人募捐。在活动当天我们共募集到捐款4050元。那天捐款的有老人有小孩,真得很感谢他们。在炎帝园一位聋哑人为闪闪捐了20元,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摆了摆手就匆匆离去,当时让人非常感动。”
交流中几位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可当记者问起活动中的困难时,他们略显沉闷。如冰说:“我们都是年轻人,开始搞活动凭一腔热情,没有想到做事情会有这么多的困难,但这样也好,有首歌不是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更何况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要做一些事情的确有些困难:
经费困难。作为自发的民间组织,成员多为一些上班不久的年轻人,绿野足迹的活动经费是一大难题,没有经费很多活动都无法开展,平时的日常活动经费主要由会员自愿捐款,可杯水车薪无法保证论坛的正常活动。
活动场所难觅。如冰告诉记者,这次给闪闪的募捐活动,联系场所可谓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4月23日小松和兜兜糖第一站去了人民公园,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又去了植物园,他们主任没有在,一位科室负责人接待了我们,我们给他说明情况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从植物园回到市区去了炎帝园,负责人说炎帝园管理很严格,市上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放弃。4月24日下午,小松和兜兜糖去了渭河公园管理处,直到下午5点多,才联系上负责人,他对我们的这个活动也大力支持,只是不允许搞义卖。4月25日,小松和兜兜糖继续去植物园,对方又让我们提供相关的组织机构证明。
活动需要政府支持。兜兜糖说,在活动中需要和政府部门打招呼,希望他们支持活动,可政府部门会要他们出具证明,作为民间的自发组织对此他们无能为力。比如说在街上搞活动打交道最多的是城管部门,他们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我们设立活动点的,我们比那些小摊贩强多了,至少我们说明情况后东西不至于被没收。
人们不理解。如冰说,在活动中经常听见有人说这是骗人的不要捐钱。在一次活动中,一位大人领着孩子过来,小孩说要一个气球,我们就给了一个,然后对大人说这是给闪闪捐款,大人一听不耐烦地说不就一块钱,哪来那么多的废话,当时让我们觉得十分难受。还有一次我们联系一家福利院,准备买些东西去看望孤残儿童,当我们给福利院的负责人联系,人家说送东西就算了,我们这里的儿童今年过年取暖费是个问题看能不能解决一下,我们问需要多少钱,负责人说大概4万元吧,我们当时一听就傻了,结果活动没有搞成。
尽管困难重重,四位年轻人在交流中没有表现出忧愁,他们说:因为我们年轻,所以太多有希望。
我们的方向
在交谈中,一些实际的问题仍在困扰着这个年轻的民间组织。像是否在政府备案、他的合法性在哪里、捐来的钱如何接受社会监督、如何给捐款者一个明细表说明钱的流向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冰说,有些问题我们确实无法解决,但是我们会做到问心无愧,所以大家的信任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我们目前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来作为一种监督,如志愿者活动守则、足迹公益义工免责声明(讨论稿)、将捐款现场打开大家共同监督、注册实名制等等,我们争取做到最好。
尽管困扰绿野足迹的问题还有很多,可能许多问题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但我们有理由这相信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爱心的年轻人汇聚成的团体,一定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成熟起来,祝他们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 周娅琳 章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