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扎根山区的好民警
——记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将宝生
勉县公安局张家河派出所民警将宝生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勉县公安局从事治安、安保等工作。1984年,中组部、公安部要从各省抽调130名民警到西藏支援工作,他踊跃报名参加,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一待就是9年,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回到勉县后,他又三次上书请求到条件艰苦、远离县城的张家河派出所工作。他甘心扎根艰苦地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个公安民警的辉煌人生。
在西藏工作期间,将宝生怕的不是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而是对亲人的思念。按规定援藏干部每隔一年半回家探亲一次,但因为工作忙、入手少,他常常放弃了这难得的与亲人团聚的机会,9年间几乎没有休过探亲假。在西藏期间因工作出色,他曾被任命为昂仁县公安局第一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该县地处中印边界,人口稀少,面积广阔,治安情况十分复杂,下乡要骑马,破一件案子要比内地困难得多。1985年春夏之交,该县熊坝乡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他带领一名翻译前往破案,途中突遭暴风雨,两个人硬是在雨中抱着马腿蹲了整整3个小时,等风雨小了以后接着前行。20天后,案件告破,在当地产生很大影响。1987年春天,有10名骚乱分子从昂仁县准备出逃,接到命令后,他立即带领3名民警在中印边界的日乌齐山口守候了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以少胜多,将骚乱分子全部抓获,为边疆的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2004年10月,勉县公安局对内部人员岗位进行调整,他向局党委写出书面申请,要求到地处山区的张家河派出所工作,局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偏大,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他又两次上书,坚决要去山区。局领导同意后,他10月27日到张家河派出所报到,28日便到辖区各村了解治安情况,仅用两天时间就获得了金洞村有“门徒会”邪教组织在活动的重要线索。他及时汇报,为铲除这一邪教组织立下了大功。在张家河派出所,将宝生是走访群众最多的民警,他在村民和民警中有着很高的威望。2006年初,当派出所想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二沟村建立警务室时,将宝生第一个报名。去了以后,他拿出2000元购买了床垫等生活用品,立志要扎根山区。当年12月,按照公安部“在边远农村警务室工作的民警,其家属无正当职业的,可携带家属协助工作”的精神,他又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一起到二沟村工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他们夫妻警务室已接待群众50余人、调处民事纠纷5起、代送二代身份证18张,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从西藏边陲到秦岭深山,从风华正茂到容颜渐老,从公安局长到普通民警,将宝生用真诚诠释了对人民和事业的忠诚,他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人民最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优秀民警”等光荣称号。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