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2日
头版
01

智慧在采油一线闪光

——记长采一厂三名技术创新能手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把群众性技术创新作为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实力的切入点,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许多难题,实现了增产增效,去年仅技术创新就创造经济价值逾1000万元。王潜忠、侯宁、谢洪涛是该厂员工大搞技术创新的三位优秀代表。

王潜忠的“井口水套加热炉热洗法”

王潜忠到坪桥作业区当经理还不到半个月,他个头不高、话不多,但提到刚刚离开的王南作业区,从话语中让人感觉到他对那里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发明的“井口水套加热炉热洗法”就诞生在那里。

安塞油田因含蜡较高,常会引发井内结蜡,导致抽油不畅。为了预防管道堵塞,工人们不得不隔一段时间就请热洗车来清理一次,不仅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加大了劳动量。因热洗车有限,有时候不能及时赶到,只好停工等待。常年在采油一线工作的王潜忠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利用油田自身产生的伴生气,按照热洗车的原理,加热水以达到除蜡效果。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周围的工友,最初大家并不认可。一次因为热洗车不能及时到来,井队长在王潜忠的再三劝说下,终于答应了,这一试,就成功了。“井口水套加热炉热洗法”在王南作业区推广运用后,当年节约费用210万元。

去年王潜忠被厂里评为“十大魅力人物”,当时的获奖词是这样写的:“他把身子扑在一线油区井站,他让智慧在技术管理中闪光。”

侯宁的“气管线后流程改造”

侯宁也是厂里技术创新的明星人物。新投产油井含气量高、瓦斯多,很多站上的加热炉在运行中易熄火、易窜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气管线后流程整改方案,对王十七转的加热炉气管线流程进行了改造,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油井含气量高,更换盘根时间较长,放出的原油既污染环境、回收成本又高,侯宁发明了CJP-2HN型高压双极光杆密封器,平均每年每口井少放出污油12方,停井时间也由原来的全年15天减少为2小时,年节约盘根60个以上,有效地增加了油田效益,降低了成本,确保了安全。目前CJP-2HN型高压双极光杆密封器已在全厂推广使用。

谢洪涛的“喷嘴改革”

谢洪涛话虽不多,但心里爱琢磨问题。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油井排出的天然气燃烧后,因喷嘴的问题,造成杂质多、有异味、有烟,既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害。他查阅资料,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将喷嘴进行改造,使天然气得到充分燃烧。冬天管道易结冰堵塞,他又用这一办法给管道加热不受冻,确保油路管道的畅通,一举两得,在井区推广后,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本报记者 柳江河 任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