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9日
头版
01

军供人物一时新

——记陕西省军粮供应站主任吕冬青

本报特约通讯员 梁仁义 雷会玲

这是一个年过半百、开朗、刚强的女同志。8年前,她临危受命,走出机关,领着5名职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8年后,一个零资产的军供小企业变成了拥有586名员工、三个子公司、一个养殖基地,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集军供、餐饮、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企业,由月供粮油不足5万公斤变成110万公斤,由服务十几个伙食单位变成供应西安陆海空三军和武警、消防驻军、院校等350多个伙食单位,同时为社会解决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她所领导的军供站成为全国最大的军供站之一,是全国唯一被全建制列入预备役编制的军供站,也是全国唯一设立军队军粮仓库的军供站,还是全国唯一获得“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殊荣的军供站。在全国“十佳”军供站网上投票评比(3000多家军供站参评)中,以绝对高票当选第一名。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各部门颁发的60余块奖牌和驻陕各部队院校赠送的200多面锦旗,你一定能感到她和她的团队那令人震撼的辉煌以及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保我长城,没条件可讲”

政府组建军供站的初衷是为了扭转军粮供应多家无序竞争、跨点抢供、追逐利益的混乱局面,吕冬青上任之初就必须承担起完善军粮供应体制、规范军粮秩序、建立“双拥”文明窗口的重大任务。面对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所的困境,其他同志心里都发虚,吕冬青却说:“军队是长城,官兵是亲人,保证军粮供应,就是保我长城,这是光荣的政治任务,没条件可讲。”她率先从贷款租赁库房和办公场所开始,投入了忘我的工作。在她的感召下,6个人栉风沐雨跑遍了西安大大小小的驻军单位,苦口婆心地宣传军供政策,表明服务承诺,争取理解和支持。军粮供应量从不足5万公斤一步一步攀升,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基本理顺了军粮供应市场,为维护陕西军粮供应秩序、促进军供站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