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21日
头版
01

“一根筋”的钻井工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郭宝珍

“打破砂锅问到底,找不到最合理、最安全的答案誓不罢休”是郭宝珍工作中的信条,很多同事说他是“一根筋”,正是这根筋练就了郭宝珍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六年的技术积累让他成了今年的“陕西省劳动模范”。

郭宝珍是长庆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总公司30657钻井队职工,2000年从部队复员。刚来到钻井队工作,面对轰鸣的钻机、高耸的井架、复杂的循环泵,他有点傻眼了。但身体内的那根筋提醒他:不能放弃,只有尽快学会驾驭这些设备,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立足。

此后“一根筋”的工作态度总是贯穿于他平常的工作中。2002年,郭宝珍代表30528队参加了勘探局举办的钻井工作岗位技能比赛,没有拿到任何名次,自以为学习认真扎实的他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回到队里,他抓紧一切时间拼命学习,《钻井工程》、《钻井工》等专业书籍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学习心得。忘我的学习终有回报,2004年在陕西省举办的工人技术运动会上,他夺得了钻井工组中级外钳工第一名。2006年经过层层选拔,郭宝珍成为中央企业钻井工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在近半年的培训中,他吃透了诸多科目,并且成绩优异,可是在最后一门的计算机测试中遗憾地被淘汰出局。背上行李走的那天,这个曾经当过兵的铁汉子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从此他和计算机较上了劲,天天练、时时学,仅用了一个多月,他就成了本队的计算机能手。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10月在陕西省“长庆杯”职工技能大赛中,郭宝珍获得了钻井高级工司钻第一名的好成绩,所在班也夺得了团体第二名。

工作间隙,他总是一个人在设备前认真学习工作原理,不断找出最合适的操作方法。2006年9月,针对一些职工对液压大钳不能进行正确保养、导致该机械时常运转不正常的问题,他经过仔细研究、反复琢磨,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保养操作规程,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年来他对各类设备进行的小改小革达到了1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0多项,成了钻井队名副其实的“小能人”。下了班,他总是一个人躲在房子里翻阅各种书籍,一年下来,连自己也没想到,他整整记了六本笔记,不但掌握了小班各岗位的技能知识,而且成了能担当井架工职责的钻工。

每次遇到急、难、险、重、脏的工作,大家总能看到郭宝珍。2006年3月,泥浆池突然渗漏,眼看泥浆就要流到井场外造成环境污染事故,而泥浆泵怎么也吸不上泥浆来,他毫不犹豫地跳下淹及腰部的泥浆池,拉防渗布、用草袋子装土堵洞,一阵奋战过后,生产终于恢复了正常。

面对荣誉,郭宝珍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一定要不断学习,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任乐 程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