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与时俱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
何西生 李文学 陈浩
企业民主管理是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它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民主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民主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
民主管理工作要突出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重点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备受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群众所关注。因此,要高度重视突出生产经营决策的公开。通过公开,发动职工群众为企业救急解难献计献策,动员职工以主人翁态度,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要把民主管理工作向企业重大决策上延伸,及时公开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前途命运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投资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企业改革、改制方案、重大技术改造等。公开企业改制中的重点问题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一是有利于职工群众在参与企业改革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献计献策,加强对权利运作过程的监控,有助于企业领导人集中群众智慧,防止决策失误;二是有利于职工了解企业改革背景,深化对改革的认识,从而增强对改革的信心;三是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公开企业改革的思路、方案,使工会组织能够更好的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权益,使职工群众能够更好的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民主管理工作要关注“热点”
民主管理工作要关注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改革改制、精简机构、奖金分配等问题是职工关注的热点,涉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不及时公开,或者只公开结果而不公开办事过程和办事环节,容易使职工产生疑问,挫伤职工的积极性,甚至引起矛盾激化。只有公开了,才能换得职工的理解,才能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
职工的切身利益是职工最关心和最敏感的热点问题。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就能充分发挥好、调动好和保护好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要向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和履行情况,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分红方案,职工奖惩与福利、干部考评、竞聘上岗等情况,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基数缴纳情况等各方面扩展。二是要向党风廉政重点问题的公开方面深化。物资采购供应费用走向、工资奖金分配原则的确定、业务招待费使用、领导成员收入等关系到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事项是职工最想了解的热点。只有公开,给职工群众一个明白,职工群众才给领导干部一个清白,才能实现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双向沟通,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两个积极性”。因此,公开党风廉政问题,是进一步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职工与企业领导之间的矛盾,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前提。
三、民主管理工作要解决“难点”
民主管理工作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要着力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向企业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及完成情况、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等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延伸和发展。一是深化对物资采购及供应的公开。对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实行三公开,即采购渠道公开、采购任务公开、采购质量标准公开;二是深化对重大投资项目、基建工程承发包的公开。适时公开建设项目招标及招标前、中、后期情况,是企业在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方面强化管理、规范运作的体现;三是深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公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和优势、任务和奋斗目标及资产运作状况等全面公开,广泛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调动管理者和职工两个积极性,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