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年轻网球手“为何易“夭折”?
“对抗性太差”、“打法太保守”……对本届城运会网球比赛,一些资深的国内教练表示担忧:按照这样的打法下去,我国的年轻选手将难以在国际赛场有所建树。近年来,中国的青少年网球选手在国际比赛中经常能取得好的成绩,可一进入成年组比赛,成绩往往就突然滑坡,“少时好好、大时了了”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按说,全国的好苗子云集的城运会网球比赛该是非常精彩的,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与很多国际比赛相比,网球选手们大多打法四平八稳,发球力量不够,大力的主动进攻也很少,这让比赛的观赏度下降了许多。一直跟踪观看比赛的国家女网二队教练夏嘉平非常失望地说:“比赛对抗性太差,我都看得快睡着了。”曾经的国家男网队员、江苏队教练徐欣与夏嘉平有同感,他表示,比赛的观赏度还是小事,可按照这样的打法,真正到了成年后,这些小孩真的没法与国际球员竞争。
“我们的培养方式出了问题,”曾经的亚运会冠军夏嘉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总是希望运动员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成绩,但网球运动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基础不打牢,其未来就不会有潜力可挖。”徐欣告诉记者,如果要想让一个小孩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出成绩,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一些适合青少年的网球打法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尽量稳扎稳打,避免犯错误。可真正到了成年之后,这些打法根本无法适应强调大力发球、超强底线技术以及灵活上网战术等要素的国际比赛,结果可想而知。
(蔡玉高 王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