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0日
头版
01

教育专家热议教育公平

“十七大”报告将“教育公平”定位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1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上,“教育公平”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成了来自各地的教育科研专家最为关注的话题。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认为,现代教育公平首先就是录取的招生制度要公平,这个建立在考分制度的基础上,这固然是一种教育公平,但只是现阶段我们在现行考试制度下相对公平的一种做法,这个公平就是相对的,相对于现行的考试制度是公正的,但是现行的考试制度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因为对于不同考生的禀赋和素质是不公正的。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表示,对于教育现实问题的讨论和争论,直接的诱因是来自教育发展中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人际差距的拉大。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即我国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阶段出现了发达国家的某些教育需求,即在总体性供求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了,主要是优质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社会需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则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地位上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内涵、质量的差距在逐步拉大。特别是教师的水平和基本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凸显,在一些区域之内的校际的差距在逐步的扩大,因此出现了一些地区和城市差距越来越大,老百姓非常不满意。从群体上看,传统的女童、少数民族、残疾儿童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都有不同的补助渠道,矛盾正在化解,但农民工子女成为新时期必须关注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在讲话表示,为促进教育公平,我省未来几年将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以推进城乡对口支援、学区内资源共享、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和推进信息化为主要措施,在提高农村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加强基础能力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同时,缓解城镇学校就学压力,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完善奖学金、助学金、深入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城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去学杂费的问题,把保证特殊群体、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权利作为发展重点,让学生能上得起学、上好学,让小学没有辍学率,义务教育要达到98%以上。

本报记者 任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