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生冷规矩为何不能温情操作
- 中天置业倒掉 戳破房市泡沫
- 如何确保公务员收入阳光化
- 告状难会打击人们对法治的信心
- 监督一把手滥用公权就一个字“难”
- 我国特殊类型贫困问题仍然突出
- “公益性”是医改价值取向
- 第十批新职业均出自服务业
- 76.9%的青年认同社会需要“出头鸟”
- 北京奥运纯利预计可达3000万美元
- 央行已收入6亿个人信用记录
- 西安城乡居民总收入45%来源于非公经济
- 农村粮食经纪人超百万
- 高薪不再成为跳槽主因
- 奥运与股市没有必然联系
- 本科研究生起薪拉大
- 车主养车年花费约2.2万元
- 重庆20万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
- 市场柴鸡蛋多是冒牌货
- 北京首次明确城管权限
- 广东遭遇护理“人才荒”
- 北京个税申报开出首批罚单
- 广州自认“下层”者增加
- 杭州高校毕业生创业最高可获10万元资助金
- 沪月嫂月薪最高4200元
- 中国输欧8类纺织品明年起完全取消数量管理
告状难会打击人们对法治的信心
民诉法规定,法院收到起诉状,应在7日内作出立案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而郝劲松律师状告周正龙虎照作假,距今已经半个多月了,早过了法定期限,然而,至今还不知道该案是否会被法院受理。
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工作组,负责协调某地农民与当地企业的矛盾。几次协调无果之后,我们积极鼓励农民起诉,走司法程序解决问题。尽管农民顾虑重重,不愿意打官司,但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们还是委托了一个土律师(不具备律师资格的人)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意想不到的是,法院的受理程序却被政法委的一名领导给叫停了。其理由是,这个案子涉及面广,影响重大,法院不得随便受理,最终受不受理,都得听政法委的。
老百姓一直害怕打官司。他们一怕没钱,打不起官司;二怕官官相护,打不赢官司。没钱打官司,他们可以砸锅卖铁;但如果官官相护,砸锅卖铁了,还可能连法院的门都进不了。如果连法院的门都进不了,即使那些进了法院门的人,他们还会相信法院公正吗?
法院是老百姓最终寻求公正的一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连让他们进来说一说理都不允许,我们还能看得到法治的希望吗?依法治国,首先就要将法院的大门打开,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敞开胸怀迎纳各方来客。法院依法办案的过程,也是一次法治教育和普及的过程,通过法院办案,会引导人们学法、用法、守法,从而推进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