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3日
企业新闻
02

“巴山奥运会”26年赛事不间断

本报讯 “县长当裁判,农民来参加,武警把旗打,家属没落下”。这是前不久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路桥车间举行的职工运动会的真实写照。从1981年到目前,他们已连续举办了26届“巴山运动会”,使之成为巴山站区干部职工与当地群众文体活动的有效载体,被职工誉为“巴山奥运会”。

巴山桥路车间现有干部职工252人,党员84名,担负着襄渝铁路57公里正线、35组道岔、165座桥、隧、涵设备的养护维修任务,自七十年代襄渝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一代又一代巴山人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铸就了以“吃苦为荣、艰苦奋斗、奋发进取”为内涵的“巴山精神”。洞连着桥、桥连着洞,地域狭小,乱石林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巴山人以乐观的精神,开展起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早在1981年,他们在铁路桥下有限的地方开展了巴山职工第一届运动会,虽然只有拔河、羽毛球等几项运动项目,但在“白天迷迷瞪瞪,晚上看星星”的寂寞工区生活中,运动会却焕发起了职工无限的热情,赛事就在职工的热情参与下一年接一年地开展下来。七八年前,在车间支部和工会的号召下,全体职工,肩扛背驮,在半年时间里,利用工余时间,硬是在乱石滩里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在上级党政和工会组织的关心下,巴山工区已建起了羽毛球等多种体育场所,生活设施和工作环境得到彻底改变。以职工运动会为主要赛事的职工群众性文体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不但活跃了职工业余生活,也凝聚了人心,增强了职工与当地军民、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友谊。

在今年11月8日-10日举办的第26届巴山运动会上,有来自当地农村、武警、襄渝复线施工单位、相邻工区、职工家属等的15支代表队参加了20余项比赛活动。是历年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运动会,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巴山奥运会”。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刘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