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 写给自己 秋雨 暮色中的父亲 妈不糊涂 钥匙 抉择发展思路 演绎富民工程

当前版:第A4版:百味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
04

抉择发展思路 演绎富民工程

——写在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之际

2007年11月30日,“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这个研讨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大公报陕西新闻》编辑部和陕西中北实业集团协办。这次研讨会所探索和创新推出的一系列思路和理念将使得陕西肉羊产业化这一“富民工程”迈上一个更高的境界和走入一条正确发展的快车道。

据了解,参加这次“富民工程”研讨会的不仅有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副司长郭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孟春、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巡视员王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国耀等领导同志,而且也有商务部及深圳、内蒙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及企业的负责人。与会的还有中国科学院、西安交大专家和教授,他们在这个研讨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陕西肉羊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并对陕西中北实业集团在陕西肉羊产业化进程中所起到的示范带头和推动作用予以了极高的评价。

正如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蔡理让副主任所言:“这次研讨会不仅是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七大报告的一个具体行动,同时也是目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突破”。

在谈到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这项“富民工程”的意义时,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副司长郭玮说:“今天的这个研讨会选题很好,陕西中北实业集团在这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很突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如此专业化的选题,这在陕西的农业及畜牧业发展史上实属少见,但从中我们却看到了陕西肉羊深加工产业的绝好机遇和灿烂曙光!

全新理念

200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以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草业开发,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等三大措施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使畜牧业、肉羊产业成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6年时间过去了,陕西中北实业集团专门从事现代化养殖、畜牧产品深加工且已成为龙头企业。他们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理念发展自我,在迅速崛起的道路上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引领农民大力发展肉羊生产,促进农民迅速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和创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十分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对于那些手中还没有多少钱的农民的致富之路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让那些目前仍不富裕的农民群众花很少的钱就解决了脱贫致富的问题。

在这次“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有关专家就一致认为,发展肉羊深加工产业符合陕西乃至陕西周边地区的地域特点,特别是在陕北以及邻近的省份,群众自古就有养羊的习惯,现在党和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再造秀美山川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机遇面前,这里的传统产业畜牧业就出现了重现生机的一次绝好机会,特别是近年来,‘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兴起,陕北及周边地区羊子产业的发展十分必然的成为了我们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和新亮点。

这种发展陕西肉羊深加工产业的全新理念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全新的演绎!

发展模式

陕西肉羊深加工产业的关键就是要以提高肉羊产业的高附加值为主攻方向,以造福从事养羊产业农民群众为突破口。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在这个产业链中造就和培育出一批具有全新的、运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经营工业的大气魄经营农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利用这些大企业先进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面向国内外,吸引大公司、大龙头参与肉羊深加工事业的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使肉羊深加工事业在引领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中,让农民利益与大企业利益紧紧相连。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带入新天地,走入新境界。

就在这次“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的前夕,我们就在陕北的毛乌素沙漠之中看到陕西中北实业集团的肉羊深加工大型产业基地,基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陕西中北实业集团的肉羊深加工基地于2005年3月正式开工,经过建设者们紧张的施工,目前基地的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加工区均已完全建成。项目的实施,能够大幅度提升传统畜牧业的产业结构。企业在国内属于唯一的羊肉和羊内脏、皮毛充分利用和深加工的企业,不仅对羊肉及皮毛进行精深加工,而且开发羊的内脏,实施生物提取并进行生物制药,使羊产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符合国家和陕西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而把一个传统的畜牧产业提升到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把一个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变成高附加值的产业,一个多元产业链。

陪同我们走访的一位负责人这样介绍道:“随着这个大型加工基地的建成,这里将形成约200万只肉羊深加工的能力,将可带动周边30万户农户,150万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生产线每年的销售收入将达11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53亿元人民币,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这对于发展陕北乃至陕西的畜牧业养殖和深加工,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畜牧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集团公司一开始就把产品定位为高端出口的产品,我们同时还了解到,这个肉羊深加工基地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良种肉羊的繁育、养殖,以及商品羊的屠宰加工和销售,引、进现代化冷冻肉羊屠宰生产线,建成肉食加工标准厂房,肉品分割车间,和一座国内一流的、符合欧共体卫检标准规范和国家出口肉类食品标准体系及环保要求的肉羊加工基地。

就在这个基地所在的靖边县,目前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约为2400元,其中养羊而得到的收入约占三分之一,而在当地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养羊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将逐步使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改变,养羊收入将上升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而专门从事肉羊深加工产业的陕西中北实业集团还公开向社会和农民群众承诺,他们将会以高出市场价的收购价从农民群众中回收羊子,把企业从高科技所获得的利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群众,从这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养羊将为当地农民群众带来多么大的好处。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次“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的胜利召开,陕北乃至陕西全省的各级领导以及那些从事肉羊深加工的企业必将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全力抓好肉羊基地建设,切实把发展肉羊生产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来抓,并通过培育和壮大像陕西中北实业集团这样的肉羊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和延伸肉羊产业链条,使陕北农村经济发展在结构上、模式上发生根本性地转变,而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农民群众,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进中迎来了新的曙光。

抉择未来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如同征战的号角已吹响,再加之肉羊深加工产业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富民工程”之一,把选择肉羊产业化作为发展陕西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的确是一个正确而明智的抉择。

我们清楚地看到,陕西肉羊产业化发展已经具备了三方面的优势;其一是政策优势。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特别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的产业调整给农业产业带来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充分表明,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是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必将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其二是地域优势。羊产业一直是陕北的传统产业,陕北的无膻羊肉已成为一个知名的地方品牌,况且,陕北农民又素有养羊的习惯。同时,陕北土地资源丰富,牧草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这一切都为肉羊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是企业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陕西已经出现了诸如中北集团这样的一些在畜牧行业、产品综合加工行业、市场营销业高素质、高技术的管理的龙头企业,他们有能力把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做成一个高科技产业,把一个低附加值的畜牧业做成一个高附加值的畜牧业,一个多元产业链的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研讨会上,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三省还明确指出:“强化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是发展肉羊产业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信贷扶持方面要予以强有力的支持,既然从事肉羊繁育、养殖、深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已成为陕西畜牧行业的亮点工程,已成为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富民工程,那么各级有关部门就应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专项资金、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政策上有效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帮助和支持,有了社会各界对于培育龙头企业的共识和信心,再借“富民工程”的东风,陕西中北实业集团的肉羊深加工产业一定会得到一个蓬勃发展的绝好机遇,这项产业必定会为陕西农业的发展出路和未来闯出一条最佳的产业化发展途径,为陕西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事业起到更大地推动作用。 (文/图 陈景贺 王祎炜)

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在中北集团调研

无角道赛特种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