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鉴 浅谈汉代铜镜
铭文多有“尚方”、“善铜”、“佳镜”,以及“王氏”、“朱氏”等字样。其图案纹饰一般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故又称为规矩四神镜。其边饰有锯齿、卷云、卷草等纹样。关于规矩纹“TLV”的意义,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是与六博图纹有关。此类铜镜兴盛于王莽时期,为汉代铜镜最精美、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
东汉时期铜镜的主要类型有连弧纹镜、变形四叶纹镜、神兽镜、画像镜。
连弧纹镜,一般为柿蒂形钮座,间饰以“长宜子孙”字铭,以内向连弧纹为主要装饰,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变形四叶纹镜,钮座外有4片呈蝙蝠形的叶纹,四叶内有“君宜高官”,“位至三公”等字铭,流行于东汉晚期。神兽镜,多有纪年铭文,并用浮雕手法表现出龙、虎、神仙等题材,因而使铜镜纹样装饰进入一个新阶段,此类镜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的南方地区。画像镜,其装饰多为浮雕的人物、车马、歌舞、龙虎、瑞兽等题材,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另外还有方铭镜、阶段式镜、透光镜等。特别是“透光镜”的出现,给汉镜带来极大光彩。所谓透光镜,是指将镜面对着日光或其它光源时,与镜面相对的墙壁上能映像出镜背文饰或铭文的字样的铜镜。此期铜镜,较之前代已有发展,其镜面微凸,使人面得以全部照出,较为科学,纹饰多柿蒂,纽较大,其连弧纹多在内区,创浮雕式作法,纹饰突出,种类增多,铭文多为吉祥字语。
汉镜不仅式样丰富,工艺精巧,而且其文饰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装饰花纹出现程式化。其装饰由纽座的放射式到轴对称,由平面到浮雕,边缘更为复杂,而铭文已成为整个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工精良,纹饰优美,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之珍品。正如《古镜图录》中说:“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在这几个方面的创新,正是汉代铜镜受到后世重视的重要原因。
通过一面面汉代铜镜,我们感受到当时现实生活对汉代的匠师的强烈呼唤,我们也体会到铜镜纹饰、铭文背后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上升阶段所产生的对新思想、新追求的热情。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