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22日
煤业化工专刊-安全之窗
07

矿哥叫板“秦之声”

——乔向阳的“秦之声”梦

最近,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掘进一队工人乔向阳身着戏装亮相陕西电视台秦之声“百名冠军大集结”演出现场,以一曲《苏武牧羊》获得现场观众、专家评委、场外观众支持共计4143票全场最高分的消息,在百里矿区轰动一时,矿工们自豪地称他是为煤矿井下工人“争脸”的第一人。

乔向阳1966年出生于铜川陈炉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兄妹都是秦腔迷,从小受家人的影响,加上天生一副好嗓音,使他对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因家境贫寒,没有条件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父母家人成了他最早的秦腔启蒙老师。十五岁初中毕业后,他利用放羊、放牛时间,在无人的山里一遍遍的“吼”着心中热爱的秦腔,陶醉在自己的“秦腔艺术之中”。经济宽裕后,他先后购买了录音机、VCD影碟机,买来名家演唱的秦腔磁带和碟片,反复听,认真学,对着镜子模仿演练,直到自己满意后唱给家里人和乡亲们听,在村里人的红白喜事上表演唱戏是他当时最大的梦想和“舞台”。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2000年6月,当时已34岁的乔向阳深感自己基本功差,舞台动作尚有欠缺,凭着对秦腔的执着热爱,报名在铜川市剧团戏校旁听了三个月,尽管是旁听,但这是他唱戏以来第一次“正式系统”的接受专业学习,对他提高唱功帮助很大。同年十月,他在铜川市群众艺术馆和市剧团的推荐下,报名参加了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秦腔“清唱折子戏”大奖赛,以一曲《二堂舍子》选段获得大奖赛二等奖,这是他第一次在高层次高专业水准的舞台上演出并且获了奖。2002年他报名参加了陕西省“秦之声”金泽戏迷大叫板,获得第二十五期周冠军,评委给了其“嗓音洪亮,字正腔圆,作为业余演员能把戏唱到这种程度很不一般”的评价。

2000年至今,他参加的民间自乐班在铜川及周边乡镇、矿区业余为群众演出达1000余场次,连续几年在矿“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深入区队为职工巡回演出,利用班前会及井下工余休息时间为工友们说快板、唱秦腔,引来职工们的阵阵喝彩声,难怪在“秦之声”金泽戏迷大叫板节目中,被栏目组委会称赞为把“秦腔传播到最深处的人”。

(陈小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