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15日
北国周末
01

情人节,“人情”节?

过完圣诞是元旦,过完元旦是春节,今年春节的爆竹声还未散尽,2月14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踏着东方古老节日并未远去的足痕,和着轻快的鼓点,自西向东翩然而至。

情人节,这个西方文化送给东方文化的“人情”,在这一天里,东方人也在不断地给“情人”送着“人情”。年轻人热衷送,中老年人开始送,爱人变着花样地送,商家也在别出心裁地送,在情人节流淌真金白银的背后,人们似乎也感到了一份份人情背后与含金量无关的分量。

西方情人节的“中国化”路线

和其它“洋节”一样,谁也说不清西方的情人节是从何时传入了中国,在当代都市里,这个情人节的热闹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洋节”的备受追捧与传统民俗的冷清寂寥,让人顿觉一丝悲哀。

年轻人对情人节的“上心”,逐渐对他们的兄长,甚至父辈产生了示范效应。但对于已经远离风花雪月的中老年人来说,西方情人节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已被“中国化”的由头,情人节的构成元素已显得无关紧要,在这一天,他们要给他们的“情人”送出的“人情”就是,“对他们的爱人表达爱意”。

情人节如何送人情?

情人节在中国是继圣诞节后又一个被商家大为借力的西方节日,玫瑰、巧克力、烛光晚餐等西方情人节的构成元素被一一引入,成为众多都市人在这一天向伴侣表达爱意的“道具”,这也使得一些经济“负翁”不堪情人节的“人情重负”。

情人节里送给“情人”的人情当然不能打折,但情人节里商家叫卖的人情却当然要打折。情人节也送给了商家们一个大人情,给了他们又一个有充分理由“打折”促销的机会,他们正努力把情人节打造成为又一个“人情节”。

在各大超市商场,情人节前一周甚至更早,各大巧克力品牌就摆出了促销专柜,一场“打折”大战在所难免,“原价35元,现价29元”,“购58元巧克力送一对钢勺,购78元巧克力送一套餐具”……

珠宝店、金银饰品店也都纷纷打起情人节打折牌,或是专门为情人节量身订制出一些小饰品,无论是3折、4折或是实价不打折,口号都是“缘定今生”或是“献给爱人”。与此同时,鲜花、手表、钱夹……各类商品都在尽量接受和创造着情人节馈赠的商机,一些商场还推出情人节主题卖场,某纸巾品牌甚至也推出了情人节促销纸巾情侣套装。

商家与情人节共舞的日子里,人们付出了真金白银后,也获得了一种“倾囊为爱”的快感。在情人节里,一边是商家精明的促销打折,一边是人们高涨的购买欲望,谁又能分清究竟是谁在送谁人情?

情人节当代人欠下的“人情”?

虽然与商家的造势密不可分,但回望西方情人节的“中国化”路线时,仍可发现,正是对情人节这类节日的真实需求,创造了情人节的现实市场,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也是文化和社会层面的。

就像父亲节、母亲节一样,西方的情人节,似乎也是当代中国人在逐渐断裂、式微的传统文化下的寻找的一种无奈的文化替代,似乎是当代人在偿还对传统文化欠下的人情债。

我国从今年开始新增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4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这既是对商家而言的新商机,也是对当代中国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契机。

专家认为,传统节日是全民族普及和宣传传统文化的良机,可以让人们反复地体味民族传统、享受民族文化;同时,传统节日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文化自觉性和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白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