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微笑写脸上 爰意盈心间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杨文燕
1月12日,天降大雪,为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13日凌晨5时20分,西安市公交总公司19路公交车路长杨文燕来到车场,将陕AB5495公交车发动起来,她说:今天的天气特殊,公司要求全体干部、党员带头跑线路。这天她是19路公交车第一个出车的。
48岁的杨文燕每天从纬什街发车,到华美学院终点,全程15.5公里,去49分钟,回来54分钟(绕道),一个班跑三圈半。哪里有红绿灯,哪里有拐弯处、事故易发处,她心里都非常清楚。她说,要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安全是头等大事,司机应该熟悉所跑的线路。她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各种安全事故,并组织线路安全服务网络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杜绝事故的发生。她所在的19路公交车连续11年无重大事故,2004年被省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分别授予“省巾帼创新示范岗”、“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
公交车上就像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凭着开车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只要用眼朝上车的人群一扫,大体上就能知道谁是小偷,并及时提醒乘客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一次,她发现一个小偷正在作案,便大喊一声,并和乘客制服了小偷。记者问她:“你就不怕对方报复?”她回答:“怕报复,就不干公交了!”
进站靠边,方向打正,前门对着站牌;如果前面有车,就要尾随进站;行车中不能打手机、吸烟……说起各项行车规章,杨文燕倒背如流。乘公交车的人比较杂,有时一句话不注意就会引发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先后提出了“阳光服务”、“靓装为乘客服务”等措施,做到了行为文明化、语言艺术化、服务优质化。微笑写脸上,爱意盈心间。平时,她准备了药箱、地图、塑料袋等,为乘客提供方便。冬季,她为乘客缝制“爱心扶手”、“温馨座垫”。拾金不昧、为迷童找家人等好人好事不胜枚举。她还经常延伸服务,在站点为乘客送上一杯杯茶水。
谈起自己的工作,杨文燕很自豪。她说,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我很感激公交,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她回忆起五年前的新年第一天,上她车的乘客会听到一声“新年好!”,温馨的话语一下子缩短了与乘客的距离。直到如今,她仍在坚持。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