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生日
·黄伟·
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才知道父亲的生日是哪一天。这对于为人子女来说,可谓终生的遗憾。多年以来,我和妹妹一直都认为父亲的生日是元月一日,每年也都按这个日子准时回家,给老人家祝寿。
父亲的生日原本是农历腊月初一,与元旦同一天的机会很少。为不影响儿女工作,父亲总说元旦那天是他的生日,希望在外工作的我和两个妹妹放假有时间的话回家看看。我想不起父亲每次说这话的神情。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才从悲痛中体会到那简短言语背后隐藏的如山父爱。
父亲每年的生日都过得极其简单,他不希望孩子们破费,总是说只要回来了就好,一家人说说话就行了。但他总要为自己买点礼物,这已经是多年的习惯了。那天,他一定会找种种借口去买本书,骑自行车满头大汗地买本无线电方面的书,或者杂志的合订本什么的。买回来后,他常常坐在院子的中间仔细地翻看,书放得远远的,样子极其好笑。我小妹妹的女儿当时才学会走路,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拿本看图识字,坐在小凳子上,装模作样地看着书,最令人好笑的是书总是倒拿着。
过生日总要吃饭的,即使不是刻意的那种,但终究有些不同。父亲吃饭的样子不是很好看,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相对好的情况下,有些让人看不惯。父亲右手拿筷子,左手习惯不习惯地用手接着。吃菜这样,吃馍也这样,不一样的也只有喝稀饭和吃面条了。我对此常有意见,劝说父亲改一改,让别人看到终归不好。结果是谁也没有说服谁,父亲说我没经过三年自然灾害,我说父亲老土。这样的不欢而散总是太多,故父亲和我的谈话一直很少。要不他说我听,要不我说他听。当我为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的时侯,父亲已远离尘世,独自生活在村南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父亲最后一个生日过得同样极其平淡,我甚至连句生日快乐也没有说。我从家走的时候,父亲推着自行车和我走了一路。父亲反复地说,放暑假把孩子送回家吧,他要带孩子去西安看眼睛,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孙子的眼睛。说的多了,我有些不耐烦了,觉得父亲怎么是这样的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心,难道我对自己的孩子不关心?父亲就这样絮絮叨叨直到我坐上汽车,直到汽车消失在路的尽头。
谁能料想这竟然是最后的一面。两天后,家里来电话告知父亲不在了。那一刻,我才感觉到父亲在我生命里的重要,才体会到父亲在他最后一个生日上的平淡,才感悟到父爱如山、如水,如日、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