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4日
发现·文轩
02

日本手机小说风行

在日本,看手机小说已经从年轻人的时尚演变为新的阅读潮流,大量手机小说不仅在印成纸质图书后极为畅销,且大有与传统小说争霸之热。“手机小说已成为《源氏物语》之国的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学样式”,这是《纽约时报》对于当下日本手机小说热的评价。作为占据去年日本文艺类畅销书半壁江山的手机小说,何以赢得女性特别是少女读者的垂青?《朝日新闻》日前发表述评,称手机小说为心灵实用书和现代口传文艺,通过它可以探寻年轻人内心的风景。

谈到手机小说在日本的盛况,《朝日新闻》介绍说,光在手机小说热门网站“魔法之岛”上登载的小说标题就有100万个以上;位列去年日本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首席的手机小说《恋空》在该网站连载时,累计点击率达2672万人次,其书籍版销量突破207万册。

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被卷入眼下这波手机小说热,他们不仅在手机上看小说,还在手机上创作小说,以短信的形式向特定网站上传一个个片段,无数读者再通过手机下载这些片段。去年曾被东京电视合授予手机小说大奖的《K》,就是作者momo每天发大约100条短信,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写成的。momo坦言,自己原先从来没写过小说,也不喜欢看小说。一个朋友向她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后,她骤然意识到这是极好的小说素材。“我不知道什么是纪实小说,所以我就像以往写短信一样创作了这样一个作品。”

日本文艺评论界认为,像《K》这样用短信写成的小说之所以风靡一时,原因在于手机小说的创作者和阅读者都是些想要倾吐心声的年轻人,一且作品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读者就会发来无数的短信参与其中,并且相互转告,引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是真正意义上口口相传的流行文化。

日本的毛机小说大多源自作者本人或其亲友的亲身经历,其中尤以恋爱题材居多,除了生动地刻画出少女思春期的情感萌动外,还大量涉及性体验、父母失和、援助交际、同伴关系等少女在生活当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加之经常会有恋人亡故等“号哭元素”,因而特别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日本心理学家小仓千加子分析认为,令人窒息的经济造就了越来越多功能不全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不是过度保护就是漠不关心,这就造成了现代少女的两极化倾向。手机小说喜欢用恋人的死来表现自己的最爱突然消失,这正是日本少女内心绝望的象征。

心灵实用书也好,现代口传文艺也罢,手机小说的发展关键在于怎样扮演好填补日本少女内心空洞的角色。《朝日新闻》在述评的最后发问:伴随着已形成“疑似共同体”的少女们的成长,手机小说又将如何“发育成熟”?

(戴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