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闻界祭奠著名报人张季鸾
本报讯 “生为英死为灵精神永在,仰不愧 俯不怍 典范长存”为纪念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先驱、被誉为“报界宗师”的张季鸾诞辰120周年,我省多家媒体代表及学者100余人5日在长安区杜曲举行了祭奠活动。
张季鸾生于1888年3月20日,祖籍榆林,是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中国报人的杰出代表,他于1908年参与了同盟会陕西分会的机关刊物《夏声》杂志的创办工作,从此踏上“言论报国”的救国道路。他曾任孙中山秘书、上海《民信日报》《中华新报》总编辑等职。1926年出任《大公报》总编辑,主持笔政长达15年之久。他与于右任、李仪祉被誉为“陕西三杰”。
1941年,张季鸾病逝于重庆,后被葬于西安市长安区竹园村,身后留下传世之作《季鸾文集》。毛泽东称他“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纪念活动由陕西省记协、张季鸾新闻研究会等联合举办。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