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16日
百味·国际
04

两张照片

(新疆) 刘江伟

意外收到一个从伊犁寄来的邮包,让我一下回忆起了往事。

几个月前,我和战友在阿克苏回乌鲁木齐的火车上认识了一对年轻的夫妇,黝黑的皮肤,带着浓重口音的新疆方言,男人戴了一副眼镜,很客气地请我们帮忙照看一下行李。

攀谈起来,男人介绍自己叫夏志明,在伊犁市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铺,和妻子刚结婚不久。在一次工作中受伤,造成视网膜脱落。在乌鲁木齐军区医院做了手术,康复得差不多了,就和妻子到阿克苏的姐姐家去玩。

小夏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那拉提草原的美景,邀请我和战友在八月中旬草原最热闹时去玩。说:“我们当你们的向导。”我们只当是随口说说,便含糊其辞地应付而过了。

两口子很热情地拿出各种食品让我们尝。战友却暗示我别吃,出门在外要小心坏人。我就很礼貌地拒绝了。

途径吐鲁番,我们在车站留影,我礼貌性地邀请小夏夫妇照相。两个人受宠若惊地堆着笑脸很不自然地照了。我给他们看数码相机里拍摄的效果时,两口子啧啧称赞着,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我随口答应了给他们寄照片。

回到家,一切归于平静。我只是在给战友寄照片时,顺带着给小夏寄去了他们的合影。不久,就接到了小夏的电话,谢谢我寄去的照片,说效果如何好。还说:“大哥,你什么时候来伊犁?”我含糊地回答说:“可能没时间。”小夏连声说可惜。又寒暄了几句,挂了电话。过了几天,小夏的爱人又打电话来邀请我去玩,我照样婉言谢绝了。

我以为这段缘分就到此结束了,谁会一直记得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人呢?

就在前不久,我收到了包裹。里面是有一封简短的信,打开来看,字迹歪斜,但很工整认真:刘哥你来不了草原,很遗憾。我就请我的哈萨克朋友做了这条马鞭送给你。希望你明年有空来玩。我们会热情欢迎你的……

手捧精致的马鞭,仿佛迎面扑来一股那拉提浓浓的草原气息。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