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22日
煤业化工专刊-头版
05

优秀的干部作风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坚固基石

——访渭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尤西蒂

题记:作风是态度,也是能力,更是形象。在和谐社会、现代企业制度、大工业生产中,作风建设是一道传统而又富有时代感的课题。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尤书记对这一课题作过深入的思考。最近,在渭化集团中层干部作风培训班上,他对此所作的精辟阐述更是入木三分。今天,我们以此为访谈内容,不再设置话题,只作记录。

如果说“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那么也可以说“作风决定一切”,“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

什么是作风?作风是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知识多、能力强是人才,作风好也是人才,搞企业没有好的作风不行。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上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理论,使全党的思想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迅速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并为最终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作风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砝码。因此,中国革命的胜利曾被归结为“延安作风打败南京作风”。

改革发展,照样离不开良好的干部作风,离不开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领导人都重视作风建设,尤其是干部的作风建设。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作风都有不同的阐述,甚至将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对各级领导干部又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的作风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同时又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内容。领导干部的作风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关乎个人形象,还在于它能够影响和带动部属,产生很强的影响力。

企业也是一样,早在五、六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精神、作风,推动了国企的发展并形成对一、两代人的影响。比较著名的有大庆铁人精神、鞍钢宪法以及曾享誉化工行业乃至全国的“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这些传统的作风在当代依然有着现实意义,有的完全适用,有的则在实践中被赋予新的内涵。

新时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用“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锤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新作风。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