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6日
经济新闻
02

“迟到席”是舍本逐末

郭松民

汉中市政府日前集中制定出台10项工作制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规定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将增设“迟到席”,凡迟到的参会人员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含羞入座。这一举措,为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竞相用铁腕整顿会风的潮流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制订这条规定的初衷不能不说不好,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并不见得就能提高会议效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任何一个会议来说,会议内容才是“本”,而会风只不过是“末”。如果会议的议题本身就是一个可开可不开,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的开的会,则即使是大家全都准时到场,而且自始至终都精神饱满,那这样的会议也不可能是有效率的,只能是一种“有效率的浪费”:浪费公款,浪费时间,浪费电视镜头和报纸的版面。对于这样的会议,“迟到席”与其说是一种羞辱,毋宁说是一种荣耀了。

实际上,一个会议是不是真的有效率,并不在于是不是没有人迟到。一个真正自信的会议召集者,是不会感意搞“迟到席”这类舍本逐末的花样的,因为他深信迟到本身就会对迟到者构成惩罚:第一,他可能会失去对制定重大决策的参与机会,失去对一些利益攸关的重要问题的表达、表决的机会;第二,他可能无法真正领悟会议的精神,而在执行过程中出错,导致自己最后被追究责任。这样的道理并不复杂,但为什么我们在各地整顿会风的行动中,却鲜见有领导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而大量的却只在形式上做文章呢?

也许有的会议召集者本人也并不在意会议的内容,而只在意会风。因为召集人把会议当成了展示自己权威的舞台,把会风当成了检验自己权威的晴雨表:如果自己召集的会议,没有人敢于迟到、打瞌睡,那就证明自己是有权威的,反之则意味着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藐视。从这个角度来看,越是空洞的会议,反倒越具有检验的价值——文山会海之所以会泛滥成灾,这大概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如果有一天,有哪个地方的领导宣布:我召集的会议,凡是认为没有意义的,都可以不来,而且也决不追究缺席、迟到的责任,那我倒真的要为他喝一声彩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