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4日
坚守岗位·恢复重建
02

第一知情人 第一帮扶人

记宁强县总工会的同志们

(上接一版)

在摸清底子的同时,慰问、帮扶在紧张地进行着。

汶川地震第二天,宁强县总就起草了捐款献爱心的通知,5月14日下发到各基层工会。到5月23日,这个国家贫困县的工会共收到捐款86万元、物资价值10万元。

在第一时间,张翠屏背上干粮,结合查灾,到代家坝镇、宽川乡、庙坝乡、广坪镇慰问受伤、受灾职工和受损企业,看望慰问了地震中受伤的县建筑工程公司职工赵永红、因抢救学生受伤的黄坝驿乡中心小学教师王敏、部分受伤住院的学生等,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物资。

9岁的钱程在地震中被砖头砸成重伤,父母远在外地,年迈的外婆正孤立无援时,工会来到了身边。工会干部们在自身吃住无着落时,千方百计给予照顾,先后两次看望,及时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目前,小钱程已经脱离危险。

县人民医院是大灾中非常特殊的单位。地震发生时,医院就有住院病人130多人,地震发生后陆续有伤员入住。也许是受到惊吓,临产孕妇陡然增多,妇产科医生、护士在帐篷里为一个个小生命的降临日夜奋战,把各自家中的灾情置之脑后,生活条件又十分艰苦,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县总工会多次慰问,及时送去了60箱方便面等食品、饮水。

除了直接向受灾职工提供帮扶,作为县总,更需要发动各基层工会开展无遗漏的帮扶。在受灾企业和职工的底子弄清楚后,宁强县总立刻据此向上级工会和兄弟工会求援,先后争取工会援助资金15万元,目前8万元已经下拨到各基层工会。“遇难的,受伤的,无家可归的,你们必须管起来,回头把账目报上来。”张翠屏这样对基层工会说。

时至今日,县总依然在高速运转状态。在这次空前的灾难面前,宁强县总真正做到了哪里有受伤的职工,那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有灾情,那里就有工会干部的足迹。

至今还顾不上家

面容憔悴,衣着随意,两眼发红,宁强县总7名干部全都疲惫不堪,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灾大难面前,每个人都这样想:自己能多尽一份力,就能多为受灾职工分担一份痛苦。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查灾、建档、慰问等等千头万绪的工作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办公室早成了危房,平时的工作都在院子里完成,需要伏案的工作就靠指挥部一角的两张桌子。5月28日大雨,有家不能回,有办公室不能入,大家就站在树下边淋雨边工作。直到5月29日,汉中市总工会主席王泉清千方百计送来一顶帐篷,大家在院子里支起来,门上贴个小纸条“工会”,县总这才有了临时办公场所。

其实,包括张翠屏在内,每个人家里都不同程度受灾,但从地震至今,家里的一大堆事都没顾上去理会,有的甚至至今没回过一次家。

“我们工会7个人,每个人家里的房梁都塌了,瓦被震掉剩下光椽子,盆盆罐罐打得稀里哗啦,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去收拾。”张翠屏说:“27日连续两次强余震,按说应该让大家回去看看,但我们正在抢时间建档案,那天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回去。”

女工委主任赵凤琴,家在毛坝河,距离四川仅两公里,属于重灾区。娘家的房子彻底塌了,婆家的房子也成了危房,但时至今日,她还没能回去一次。副主席徐顺明,爱人也在坚守岗位,4岁的孩子无人看管,今天找东家,明天托西家,但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到现在,家里的危房也顾不上管。

“这个时候,啃铁,也不能拉稀。”张翠屏主席说。“大灾当前,职责所在。”女工委主任赵凤琴说。 (毛浓曦 邓传波 宁晓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