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谐文化确保持续发展
王力
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企业该怎样去应对?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管理的模式已经开始从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日益向文化管理转变。我们常讲企业“一年的成功靠运气、十年的成功靠制度、百年的成功靠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企业界的普遍重视。为了追寻企业长远和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凸现行业特色。
中铁一局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各子、分公司的文化又各具特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继承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食粮,沉淀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文化底蕴。
五十多年来,中铁一局的企业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同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建国初期,我们高举“开路先锋”的旗帜,南征北战、艰苦奋斗,在当初单一的铁路建设的艰苦环境里“长年荒原野岭落脚,四季油毡帐篷遮身”逐步形成了“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整合资源,积极拓宽行业领域,在市场建设中形成了“开拓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进入21世纪,在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我们顺应市场发展、紧抓历史机遇,以中铁一局“四三二一”发展战略为奋进目标,形成了“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在这一次次的演变和提升过程中,我们既融入了时代发展的要素,又凸现了行业的特色。
二、加强民主管理,凸现员工主人翁地位。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只有实现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才能实现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在企业整体上市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四个不能变”,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职工群众作为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变。这就要求我们一切工作都要从切实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出发,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凸现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要坚持好各项会议制度。如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以及“三重一大”等制度,凡涉及企业重大问题、重要决策的,如干部任免、生产经营目标确定、改革措施实施等,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进行。二要积极发挥好工会对职工群众的组织作用。要通过职代会、民主管理大会、职工大会、厂务公开等方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纽带作用,建立健全协商机制,在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凸现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三、加强队伍建设,凸现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由此可看出,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完成生产任务就无从谈起。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整体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储备。现在公司的人才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由过去以普工、技工为主体转变为现在的以技术管理型人员为主体,各类技术工人的比例大幅度锐减,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短缺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材料、物资、电工、以及各种特殊工种的培训和引进,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确保公司人才梯队的建立和完善。
四、加强安全质量管控,凸现和谐发展环境。
企业安全管控范围既包括具体的人身安全、机械设备安全、财务安全等,又包括宏观上企业发展的安全。国有企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我们负有很大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安全管理工作,对每一个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加强对安全经费的投入、人员的培训,安全意识的建立和提升;要规范和落实各种安全法规和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围绕安全目标,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把自身工作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确保安全全面受控。在质量方面,现行规定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一起质量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而且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严把材料送检关和施工操作关,将职责细化、落实到岗位。加强施工过程监控,严抓工程实体质量管理、规范内业资料编制。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质量通病,坚决杜绝各类质量事故,确保安全质量全面受控。
五、加强企业风气建设,凸现廉洁从业的正气文化。
企业风气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借助各种制度、技术、方法、工具,来调整、转化被管理者的心理行为,扬其内心之“善”,抑其内心之“恶”。培育正气文化就要继续把公司开展的忠诚员工活动和转变干部作风活动作为树立正气的一个途径。我们企业倡导的警惕对人不知感恩,警惕对己不知克制,警惕对物不知珍惜,警惕对事不知尽心,就是对一个员工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企业就是要将组织人格化,弘扬正气,进一步增强企业大家庭的和谐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