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13日
头版
01

中国节

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库

中国的节庆传统,无疑有着丰厚的人文意蕴和精神内涵,作为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中国节更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库。今年的端午节,第一次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或许这是激活一个个情感基因库的开始。

美好不应只存留在记忆中

记者与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以端午节为题把盏清谈,使得采访也具有了些许“传统文化”的意味。

童年的节日,大都会给人带来美好的记忆。记者的童年是在山东省长岛县度过的。在海岛上,端午节算是个大节日。端午节的前夜,渔村的少女聚在一起,用茎麻丝扎寸许的小笤帚,将五色线搓成绳。端午节来临之前,小笤帚都要订在每人的衣服上,小孩手腕系五色绳。而上了年纪的巧手女人,则在端午节之前用彩纸剪出牛、虎、五毒、鸡、桃、葫芦、宝剑等剪纸,端午节前一天的傍晚,就开始贴剪纸。在海岛上,这些剪纸主要贴在街门、房门、窗户、墙壁上,而且内容不同。家家街门上贴出的剪纸阔大、粗犷、色彩斑斓,还分属不同“流派”,简直就是渔村的剪纸节。

在端午节早上,太阳未出时,海岛上的人们便到山上取回柳、杨、椿、桃、杏五种树叶上的露水,喝露水、用露水洗脸。同时还要用烧酒喷窗、门;用粽子水给小孩洗脸。

海岛上传说,端午这天海中的贝类都要“上床”,即爬上礁石。所以小孩子们都爬上礁石,将手探到礁石下方捡拾海螺等,叫“摸房檐”。

海岛上的端午节,小孩子还有个游戏,就是顶鸡蛋,拿着各家煮的鸡蛋,互相顶,看看谁的鸡蛋最硬。有一年,记者在海滩上拣到几个酷似鸡蛋的鹅卵石,放在粽子锅里一起煮,着色后与鸡蛋几乎一模一样,一路所向披靡。

曲金良说,在胶东许多地方,端午节的内容大都是避疫祈福。目前这种功能性随着社会发展渐渐弱化,更趋向审美和情感的表达。从中秋的企盼团圆,清明的缅怀先人,七夕的爱情赞美,重阳的崇老敬贤……我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成为我们民族特有的表达美好情感的载体。这种美好应当很好地传承和延续,而不应仅仅存在记忆和书本之中。

传统节日应当是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

曲金良认为,我们要建设自己的现代文化,必须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有透彻的了解,此次国家将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节日,应当是我们本民族文化觉醒与自信的一个标志,这对于我们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曲金良说,与西方主要节日有着较为浓重的宗教色彩不同,我们的传统节日有着明显诗化和审美的意蕴。中国传统节日随天地运行、季候更替、时令变化而生,与大自然的规律一脉相承,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在目前的现代社会,节庆的实用功能逐渐演变为审美、情感表达等文化功能。它厚重的文化承载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使现代人千篇一律的生活步调获得某种变奏,提醒大家珍重和享受生命,使大家得到休整和放松。因此,传统节庆的复苏与再现,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使得现代人的生活更加丰厚和多彩。 (徐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