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企业新闻
02

翱翔万里蓝天

——记陕西省奥运火炬手、试飞英雄黄炳新

国庆50周年大庆时,在天安门上空编队飞行的战斗机歼八Ⅱ和飞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人们可能无法分清翱翔在万里蓝天的战机哪一种是歼八Ⅱ,哪一种是飞豹,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为它们成功地飞向蓝天付出艰辛代价的一位空中英雄:歼八Ⅱ和飞豹的首席试飞员、陕西省奥运火炬手黄炳新。

在黄炳新33年的飞行中,为我国试飞出数十个中国第一,荣立一、二、三等功20余次。1988年黄炳新被授予国家科研试飞英雄称号。

在巴黎三十八届世界航展和1998珠海航展上,我国的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八Ⅱ被国外专家誉为“空中美男子”,它的M数和升限在当时国际同类第二代战斗机中都是佼佼者,现在也是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它的研制成功浸透了黄老英雄的心血。

1988年12月,我国飞豹飞机第一次试飞。让谁来飞?经过中国航空总公司、中国试飞院、西安飞机研究所、西安飞机公司四家协商,大家一致认为:让黄炳新试飞,因为黄炳新技术最全面,是国家授予的科研试飞英雄。

这种新机,在当时是新材料、新设备用得最多的,让他飞的又是这种飞机的第一架,从未做过任何空中试验,谁都没把握,但是为了中国航空工业,黄炳新还是下了决心,自己飞。下这种决心也不是第一次了,自从1972年春,他和另外十名飞行员一起被挑选进入中国试飞院,飞到现在,其余十名都走了,只剩下了他。在这里的人生中,他为科研试飞在蓝天上经历过多少回九死一生呢?1973年在淳化上空飞歼教六,油门杆被卡死,转速一万转收不回来,他强行将飞机飞回机场,保证了人机安全;1979年11月,他飞歼教六起飞后刚30米,一台发动机停车,他利用单台发发动机升空了800米,才报告塔台,安全落地。

1988年12月24日,中国飞豹的首次试飞,却是令人难忘的险象环生。那是关中大地的冬天,冷空气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袭来。黄炳新驾机飞上蓝天。飞机开始加速,马赫数刚一加大、飞机就出现震动,再加大,前舱仪表盘的2/3都不指示了,并突然出现了火警信灯亮,高度表示不指示了,速度表也误差了几十公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已无法操纵了,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选择跳伞,然而黄炳新想到国家研制一种新机多么不易,使尽浑身解数将飞机飞了回来,保证了首飞安全,同时也找到症结所在。

黄炳新飞完了全部遗留的科目,并且打导弹两枚,命中率100%,别人飞不了的,又是在他手中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在海军某基地,国防科工委、总参、海军、空军,航空总公司的领导亲临现场,都在给中国飞豹督战,当黄炳新将别人飞不下去的科目很快完成时,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试飞英雄!” 本报通讯员 芦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