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垮的运输线
——陕西邮政应对强震力保通信邮件畅通纪实
受5月12日汶川地震影响,我省邮政系统受灾情况比较严重。截至5月20日,地震已造成全省市、县局40多座生产楼出现裂纹、裂缝;100多个支局所房屋损毁严重;垮塌营业房屋、职工宿舍、食堂、围墙、厕所、油机房近40处;损坏空调、路由器、终端、打印机、点钞机近50台……全省邮政经济损失3300余万元。在重灾区汉中、宝鸡、安康三市,经济损失超过2600万元,三市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受到较大损坏。
面对这突然来袭的灾难,陕西邮政积极启动应急机制,迅速行动起来确保邮政通信畅通无阻。
就是再震,也要干完手上的活儿
“5·12”地震发生时,汉中局速递分拣班的职工正在处理西汉快速邮路刚送来的进口特快专递邮件。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得大家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工作,来到院内空旷处暂时躲避。而此时,邮件才处理了一半。班长胡长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邮件还没有处理完,如果放下不管,邮件的时限如何保证?他没有多想,一个人先来到分拣现场,在确认了房屋没有较大损坏的情况下,急忙招呼大家继续进行邮件分拣。事后,笔者问他难道就不怕再次发生余震?他说:“当时也没有考虑那么多,邮件才处理了一半,我们不能放下东西走人呀。就是再震,也要干完手上的活儿!”
地震发生时,西安邮区中心局派押的K166次列车正高速行驶在德阳至绵阳之间。就在列车快到黄许车站时,车体忽然剧烈摇晃起来,列车紧急刹车停了下来。当大家得知地震的消息后,班长段景魁立即安排人员首先保证机要文件的安全。此时,列车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全部旅客均已经下车躲避,大家眼见车站外的房子不断倒塌,铁路旁大山上的乱石飞滚而下,几名押运员心中也十分害怕,但谁也不愿意放弃邮件下车。就这样心惊胆颤地在车上熬过了6小时的待命时间,一直到震感稍轻时列车才重新启动。
地震了,更要提供优质服务
坚守岗位,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努力消除地震灾情对人民用邮的影响,这是全省邮政职工对待震后工作的原则。
汉中市略阳县新城、徐家坪等7个支局,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但他们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在灾后当天就成立了“临时邮局”坚持为群众服务。南郑县大河坎邮政支局在生产楼辅楼以及后院发生严重坍塌后仍克服困难保证通信生产畅通。宁强县广坪支局撑起帐篷保证邮政对外营业一刻不停。汉中邮政储蓄坚持按时对外营业,受到当地社会的一致好评。
安康投递局在全力保障正常报刊分发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报刊投递频次,安排专人优先处理《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党报党刊,将有关抗震救灾的第一手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单位和个人手中。对于各农村投递班组,要求做到当天投递到位,周六、周日正常投递,同时还成立了通信生产应急突击队,以确保临时性、突击性生产任务的完成。
5月13日凌晨,西安邮区中心局转运局接到铁路方的“客调命令”:受地震影响,宝成线铁路因塌方造成阻断,由北京开往成都的T7次列车将在西安折返。当列车缓缓进入西安站时,早已准备在站台上的近30名邮政职工立即投入紧张的邮件卸转工作。在停站的短短18分钟内,该局共计卸转邮件1384袋,创下了邮件转运的新纪录,打赢了震后运邮的漂亮一战。
临危不惧,确保救灾物品投递
在灾后的各项工作中,全省各单位坚持以抗震救灾、经营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行动准则,各项工作都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汉中作为全省的第一重灾区,广大干部职工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始终将保持正常的邮政通信生产放在首位。全市邮政除个别局所因地震变成危房暂停营业外,其余各邮政储蓄和邮政营业网点均保持正常营业,邮件分拣转运部门正常作业。汉中局在确定房屋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坚持对外营业,确保了在抗震救灾非常时期群众用邮无阻。
地震前,宝鸡速递局每天的进口邮件在1600件左右,从15号开始猛增至5000件,而且大部分是帐篷等用品。为加快投递速度,他们专门把用户急于收到的帐篷等邮件分出来,先挨个打电话告知用户,用户愿意自己取的由8名职工在办公楼大院内处理,其余的由投递员投送。面对是平时3倍的进口邮件,宝鸡市速递局85人、17辆车全部停休,加紧时间处理邮件,保证第一时间将帐篷等救灾物品投递出去。
马洪涛 任希荣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