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8日
工会新闻
03

“赵主席是我们的贴心人”

——记省劳模、渭南市公路管理局工会主席赵培森

初见渭南市公路管理局工会主席赵培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多才多艺,擅长书法,作词谱曲,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他自己的书法作品。在渭南公路局,职工一提起赵主席,大伙会竖起大拇指:能人啊!

赵培森在工会主席岗位上干了十来年,对工会工作有着独特见解和思维。赵主席说:“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干不出一番事业的。但是怎样才能让广大职工拥有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素质?”因此,他不断探索与实践,着力提高职工的素质。一次,他到基层调研时,了解到基层职工对图书的需要非常迫切,许多职工平时却苦于无书可读。他回到机关后,组织工会干部认真挑选,购买了价值5万元的图书,把这些图书分发到各个道班,给职工提供了读书的条件。

仅仅满足职工有书读,是远远不够的,应要有长远的计划安排,系统地组织职工学文化、学技术、掌握一门或几门技能,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基于这样的思维,赵主席提议与倡导局工会成立了职工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职工学习制度》、《职工教育培训规划》,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从此,各部门、各班组坚持每周组织学习一次,每季度组织一次职工培训班,对职工进行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市场经济公路养护管理、收费治超等相关知识及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各个道班都开展以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精细化养护的“养护管理示范路”工程为目标的新型劳动竞赛活动。几年间,“陕西省安全生产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公路局荣誉不断,今年渭南公路局又获得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赵主席说:“关心职工冷暖,是工会主席的的职责。”他时时处处牵挂着职工,经常下基层深入到道班职工中间,了解了工会干部和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困难与疾苦。职工张秋屯家里五口人,全家仅靠他的工资维持生活,还要供养两个上大学的孩子。总算大儿子毕业工作全家人都兴高采烈念叨着这下总算喘口气的时候,不幸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儿子被查出得上尿毒症,工作也因此停止。职工成红彬年仅6岁的女儿竞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赵培森得知后立即前往两位职工家中看望,并带去了局里广大职工的捐款30985元,叫他们放心好好给孩子看病难关大家一起渡过。

职工的困难时刻牵动着赵培森的心。他对全局的困难职工进行了摸底调查,精心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和领导干部“交友帮扶”结对子活动。每年局行政和工会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中调剂出2万余元,购买米、面、油等慰问品,看望慰问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每年10对,局领导和他的交友帮扶对象要时常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困难职工生活工作情况。

公路局女职工近700人,她们长期以来在野外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由于工作忙原因无法照顾家人子女。为解决这个困难,他结合局实际工作制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通知》,使得女道工子女入托、入学难等困难得到了妥善解决。并且每年组织为女职工体检,为女工在计生部门办理了常年体检卡,女工可随时去检查身体,确保了女工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单亲职工在生活、住房、经济等方面都予以照顾,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由于工会工作周密细致、措施得力,从而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全局自1997年以来,无一例劳动合同纠纷。今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渭南公路局广大职工踊跃捐款9万余元,并积极响应抗震救灾,在短时间内将60延米战备刚桥装车,运往灾区一线。为抢修灾区道路保障整个救灾工作赢得了时间。

为了弘扬公路职工铺路石精神、激发职工士气,在他积极组织下局工会每年都在职代会、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他说职工文化生活的广泛开展是坚持寓教于乐。他自己撰写的剧本《不退色的红旗宽敞的路》在陕西省公路局、省交通厅庆祝建国50周年文艺汇演中分别获得演出创作一等奖,真实的反映了公路职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年,他的散文集《思路心雨》也出版了,记录了他工作十几年的心路历程。就像他书中所说的那样,“公路通,百业兴。公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我为自己能长期从事公路工作而骄傲”。

赵培森主席尽职尽责,对职工关爱体贴,温暖了职工的心,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赢得了职工的好评:“赵主席是我们的贴心人。”本报记者 田丁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