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学习改变命运
——记铜川局供应处联轴器厂马留柱
6月17日,中煤政研会第一学组党委书记年会的与会代表在铜川局供应处参观指导时,不约而同地驻足在一台新型产品前,听讲解员说这台560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是由该厂仅有初中文化的工人工程师马留柱与厂技术组设计创造时,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赞许和浓厚的兴致。
和大多数接班招工的人一样,20多年前初中毕业的马留柱成为一名学徒工,最初的新鲜感过后便是单调的重复。几个月下来,已经熟练掌握了工程要领的他坐不住了,勤学好思的他开始琢磨车间生产设备的运转过程,千方百计要搞明白其中的工作原理。别人都在工余时间消谴游玩,他却闷下头来学习数学、物理知识,少言寡语、不善言辞的他成了同龄人中的“怪”人,但只有他明白这是自己必须要走的路,危机和压力感逼迫他要在知难而进的选择中付出常人数倍的努力。过了一年多时间,他的学习付出产生了效果。这些收获坚定了他的信心,他迈出了自己最关键的一步:自学西安理工大学的机械设计专业文凭。这段经历和跨越更加坚定了他执著前行的底气。
设备老化、型号单一、竞争乏力的现状让联轴器厂陷入了生存危机。“痛下技改方、主攻研发关”是马留柱与厂技术组“会诊”后的建议。处、厂领导果断采取这一治厂之策。第一步,他们首先对高耗能的地坑式“熔铝炉”进行革新,每年仅节省能耗电费就达5万多元。第二步,对原先“沉睡”多年的病瘫电铆机进行技改修复,提高了效率3倍多。第三步,瞄准用户需求在产品系统化生产上施展才智。成功研制了零星代型适应范围更广的510型产品,单台产品附加值提高了10倍。第四步,紧盯行业前瞻方向在高端产品研发上力求突破。常规型号产品只是作为煤矿生产的机电配件来对待。而研发调速型560新产品则属于“三级跳”,是按照设备来对待的。马留柱集中了这些年来的经验和积累,进行一次艰难的技术攀越。多次赴厂家、跑院校、走矿井,搜集资料确定图样,甚至多次用了非常手段学习技术要领,终于攻克了无数次的技术难关,让这个联轴器产品在自己的手里造了出来。 (赵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