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允许讲错话
·张翟西滨·
自古以来,“慎于言,敏于行”,就是为官者的行为准则。不说少说一般不会惹人犯错误,说错话的人,往往会惹人恼怒,受到一定惩罚。难怪有些干部把“言多必有错”作为自己的忠告,把“慎言”视为自己的信条。遇事轻描淡写、少说为佳,遇到问题矛盾推诿扯皮、“绕道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这样的公仆,百姓讥笑道:“说话哼哼啊啊,办事嘻嘻哈哈”。
大凡一个有良心、有责任心的公仆,理应敢于谏言、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党的要求,亦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国有句俗语:“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清”。人的思维与语言相辅相成,多说、敢说、会说,才能让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明事、勇于知理。一个不会思考、一个没有自我判断力的领导,绝对不是一个好领导。
日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上与委员座谈时,提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要允许领导讲错话。一时间委员掌声雷动,社会反响强烈。可见,允许讲话,允许讲错话,允许讲不同意见的话,是民主政治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表征。“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只有让不同意见、不同声音充分表达,领导决策才能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