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自主创新与工会工作
当前,全党上下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行各业都在进一步认识、探索和实践自主创新。工会组织如何把自主创新与自身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需要在创新思维下致力于创新性工作。
一、正确认识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总结长期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得出来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结论。自主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深入、全面学习和汲取人类发展优秀成果的同时,必须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企业一直是经济发展中异常活跃的因素,早期通过控制或开发资源来创造利润,后来依赖比较优势创造利润,再后来通过科学管理、扩张市场、人文管理等方式创造利润。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球急剧“缩小”,已经成为“地球村”了,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超额利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知识产权的强大力量已经把比较优势压缩到了无所谓是否存在的极限。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否则我们的优势——市场和劳动力,只能成为别人制造利润的工具。
二、工会要为自主创新鼓而呼。当前,工会要把党和国家确立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作为宣传教育职工群众的重点,让职工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本质含义,自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自主创新与职工日常工作、学习的关系,自主创新给职工所能带来的诸多好处等。工会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各方面自主创新的探索实践,全面塑造职工队伍的自主创新精神,激励职工群众自主创新的思想和行为动力,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去,帮助职工认真把握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学习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认识创新等的重要性。
三、按照自主创新的思路深化发展群众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是工会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途径。新形势下,工会应当按照自主创新的思路,以激发工会活动的生产力功能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会经济事业为切入点,以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全面深化和改造群众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动,不能寄希望于职工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不能倾情于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徒具形式的事情,要通过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激励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切实让职工从自主创新中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享受。
四、工会组织自身管理要坚持创新精神。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实事求是讲,工会组织在适应诸多变化的过程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这明显对工会组织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尤其是工会自身管理,一定要引入创新机制,确保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认识上具有前瞻性,在理解上具有预见性,在实践上具有超前性,在现实上具有实效性。工会创新,要在走中国特色工会道路上,在工会组织及其管理上大胆创新,目标是激发工会组织活力,调动工会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的思想观念及时跟进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企事业的发展变化。
五、工会创新活动要与“创争”活动相结合。工会组织开展自主创新,与建立“学习型”组织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和极强的亲和力,二者的相互结合是一种客观必然。自主创新要求工会及其干部应当建立积极创新发展的主观愿望和自觉行为,“学习型”组织则要求把工会组织的发展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其最终体现的还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等。工会工作不能仅凭概念进行工作分类和安排部署,清楚划分这个是自主创新,那个是“学习型”组织是徒劳无益的,而必须从组织和工作发展出发,权衡利弊、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求工会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审时度势,从工作、学习、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效果等多层面,对开展创新活动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做出合理安排。自主创新的重心在创新上,“学习型”组织的重心是学习管理,自主创新应该以建立有效学习机制为前提。不会学习的组织或个人,不可能具备创新能力:不能建立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的学习机制的组织或个人,绝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创新;对别人的先进经验只会简单学习和复制的组织或个人,永远只能是落后,根本谈不上什么自主创新。把自主创新和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在方法上要求工会干部通过学习先行导入创新理念,再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反复探索、研究、实践、沟通、交流,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体制模式、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 (张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