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25日

陕西工人报综合新闻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奖牌榜 祥云小屋·秦风秦韵 武术彰显华夏文明 探访古城“夜公交” 招标公告

当前版: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综合新闻
02

祥云小屋·秦风秦韵

踏进中国故事展区的陕西“祥云小屋”,100平方米的展区内青砖汉瓦墙壁,褐红色大红门尽现汉唐风韵。古老的造纸术传人现场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大师当众操刀。安塞剪纸、凤翔木版年画也现场展示技艺。彰显秦风秦韵,再现古老工艺,陕西的“祥云小屋”成了观众光顾的热土。

走进陕西“祥云小屋”,青砖汉瓦的照壁上,“兵马俑故乡欢迎您”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照壁右侧的神龛里,造型古雅,色彩艳丽喜庆,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凤翔泥塑造型诉说着丰富的关中民俗文化。照壁左侧,蔡伦造纸术介绍海报和古老造纸工艺现场制作展示着陕西,这个昔日华夏文明发祥地的辉煌历史。墙壁上,蔡伦造纸的古老工艺被详细诉说,海报下舂捣纸浆的石臼,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的工具一应俱全。经过蒸皮、踏碓、切翻、打飞、抄纸、揭纸和晾晒7个工序,不到40分钟,一张纸便展示在大家面前。

祥云小屋开放以来,来自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古老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传承人马松胜和另一个同伴便成了最忙的人。来参观陕西馆的人中,不少人都对造纸术感兴趣。有人问纸是什么做的?有人问造的纸和宣纸有何不同?有人提出现场造纸供大家欣赏。“纸是枸树皮做的。”“造的纸叫枸树纸,也就是麻纸。”“造纸随时都可以,只是展馆不允许人多时造纸,等人少一些就可以造纸。”每天一开馆,观众便围着马松胜问这,问那。每天下午,当游人不是太多时,马云生便向大家展示造纸工艺。只见他把一个竹帘放入水浆中晃动两三下,提起来便放在准备好的案板上,小心翼翼揭下湿漉漉的纸浆。接着不断重复先前的工序。这时,观众中便时不时有人提出要自己操作造纸。可真正让他上手,他却在水浆里扑腾几次,费了很大的劲,还是捞不上纸浆。“(竹帘)没拿平,这需要几年功夫。”接过观众手中的竹帘,马松胜一边捞纸浆,一边回答大家的各种提问。

欣赏完现场造纸,沿着左手边继续前行。左边是皮影展示,右边则是凤翔木版画。陕西祥云小屋内除了造纸术占去一半展区外,就是华县皮影了。右侧的墙壁上几乎全是皮影展示。太岁殷元帅,西游记猴王出山等39件我省华县皮影代表作品让观众大饱眼福。不少人拿出相机、摄像机拍摄留念。继续向前走,左侧的摊位上,皮影工艺美术大师王天喜的现场雕刻,让一些人赞不绝口。“这需要几千刀吧!”“太精致了!”关注皮影的人还关心皮影的原料。“是驴皮做的吧!”一些参观者问道。“不是,陕西的皮影是牛皮的,河北的皮影是驴皮做的。”王天喜说。

在皮影摊位的右侧,是安塞剪纸的摊位。外廓生动,剪法粗狂的陕北剪纸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摊位后的墙壁上,四只羊、四只喜鹊环抱的大柳树剪纸喜气洋洋,养兔致富的剪纸频频得到大家的赞许。与山西剪纸的精细剪法不同,大多用剪刀剪制,具有陕西人粗狂的剪纸,特别是奥运福娃的剪纸受到观众青睐。

安塞剪纸前方,是凤翔木版年画展区,只见木版年画继承人邰立平在一黑色的木板上刷完墨,将一张白纸盖在粘着墨的木板上后,用滚动刷子在纸上来回刷动。半分钟后,一张徐徐如生的门神秦琼便映入观众的眼帘。对木版年画感兴趣的人,围着他问个不停。“彩色年画如何印刷?”“年画有那些种类?”彩色年画实行套版印制,一般需要13道工序。”“年画主要是门神,还有其他种类。门神有方弼、方相,唐朝秦琼、敬德,执锏秦琼,执鞭敬德等各种造型。”只要有观众询问,邰立平便不厌其烦地解说着木版年画的奥秘。碰到知己了,他还不忘拿出曾在国外展出的100x60厘米的大幅年画给知己欣赏。

祥云小屋开放以来,陕西馆成了大家了解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场所,每天接待游客达三万余人。由于特色鲜明,展示方法独特,陕西祥云小屋同台湾祥云小屋一样,时常出现排队参观的热闹场面。“请大家不要在小屋停留,保持小屋人流顺畅,谢谢大家合作。”走进陕西祥云小屋,导游员的这句温馨提示语频繁响彻耳畔。“陕西的特色是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又现场再现古老工艺。”一观众在留言本上如是留言。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楚萌

古老的造纸工艺到游客的关注。

游客拿起相机拍摄剪纸工艺展示。祥云小屋内,陕北剪纸受到游客的青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