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又一批摘棉“大军”赴疆
本报讯 近日,在阵阵锣鼓声中,我省第三批1000多名摘棉“大军”从杨凌火车站坐上火车,踏上征程。
头戴遮阳帽、手拎旅行包,这些装备是周至县为了鼓励农民工外出务工而给每个人配发的。赴新疆摘棉花是周至县劳务输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去年该县6000多人赴新疆摘棉花,收入2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达8000人,收人超过3000万元。
“政府统一组织,今年我们打工更安心。”文亚红高兴地告诉记者。和文亚红同队的李凤琴算是队里资历最老的采棉工,已经连续七八年去新疆打工。以前因为买不到火车票,他们村的好多人只能在车上站30多个小时。因此,对今年的新变化她感受最深,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只用准备好东西去打工就行。
据悉,为认真落实省委书记赵乐际的讲话精神,“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扩大劳务输出,不断加强创业促就业工作。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楚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