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外来物种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在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会给当地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我国已知外来物种超过600种……
不容忽视的外来物种入侵
水上植物“水葫芦”原产巴西,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上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现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乃至我省部分地区。它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水葫芦”不但没有起到净化水的功能,还成了污染水域的罪魁。为了防止其危害,政府投资数亿元捕捉水葫芦。但收效甚微,滇池、太湖等水域已泛滥成灾,造成流域污染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各种流通领域的交流日新月异,不免有一些有害物种入侵,给当地的生物或动物带来灾难。就拿我省的农业来说,前不久,记者在省环保局召开的陕西省毒理学会代表大会上了解到:外来物种入侵我省的情况不可小视。上世纪60年代毒麦传人,到70年代全省7地市发生3万多公顷,1985年镇安县发生毒麦中毒事件;上世纪美国白蛾传入事件,1984年爆发成灾;1995年杨凌区发现美洲斑潜蝇;1996年兴平市发现苹果黑星病。尤其到了2000年以后,有害外来生物传入的频率不断增加,菟丝子、稻水象甲、苹果棉蚜等检疫性有害物种纷纷传来。
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温度、湿度、海拔、土壤、营养等环境条件适宜,就会自行繁衍。许多外来物种虽然可以形成自然种群,但多数种群数量都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不会造成危害。造成生物灾害的外来入侵种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
外来物种一旦入侵,防治投入非常之大,彻底根治极为艰难。我省植保总站的专家严勇敢介绍:上世纪60年代,毒麦事件传入到我省后,经过40多年的持续控制,目前在汉中、安康两市部分区县仍有零星发生。美国的白蛾自1984年在我省爆发以来,政府先后投资几千万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才得到有效的控制。由此可见,外来有害物种要想彻底根治极为困难,且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费用与代价极大。
我省属内陆省份,通过对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调查发现,除美国的白蛾、美洲斑潜蝇属于无意带入外,全部属于人为传入,主要是一些地方对植物检疫工作重视不够、大批未经检疫种苗所致。其次是由其他省份直接传入,因为我省为内陆省份,国外引种数量批次少,国内引种频繁且数量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现有的涉及到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及条例有18部,但我省至今还没有一部针对外来生物入侵的地方性法规,对新出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基本上只采取了一些临时性的措施,无法应对生物入侵所带来的损害。针对目前的情况,专家一致认为,应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外来农业有害物种入侵应对体系和制度,强化植物检疫站的检测工作,定期开展疫情普查工作,加强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开展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