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行
□文/张翟西滨
8月14日,震后不足百日,我有幸来到四川都江堰。
从成都市区出发,经成灌高速公路,乘车不足一小时便到了震区——都江堰。市区巨大的浮雕下还有救灾驻军,顺着公路行驶,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搭建的帐篷和一片片蓝白相间的新建样板房。车到一街区样板房小区,我们让司机停车,下车径直走入小区,但见一排排崭新的样板房,建在空旷的平地上,少说也有数百间,门口有人值守,小区里警务室、食堂、商店、浴池、卫生间等生活设施,虽显得简陋,蛮便利实用。我仔细查看样板房,每排房左右两侧均装有一摆水笼头供人饮用,房前屋后种草植树。每间样板房有20平米左右,室内装有空调,窗明几净,整洁卫生,不少家中正在收看奥运会直播,房内不时传来掌声和欢笑声,我有心进去探个究竟,不知怎么的立马又收敛了脚步,真的不想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和乐观的心境。蒲阳路是都江堰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全长不过几里路,正是这条昔日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倒塌的房屋依稀可见。
出了市区,我们又来到最为著名的景区“二王庙”。二王庙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恢宏,布局严谨,地极清幽。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倚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上下重叠交错,宏伟秀丽,环境幽美。站在二王庙后山,环顾四周,整个庙宇围墙不同程度倒塌,二王庙已经垮塌。在景区的柏油路面不时会看到宽度达20公分的裂痕。
我伫立在岷江中游鱼嘴分水的半山腰,昔日游人如织的二王庙,已是寥寥无几,寂寞难耐。眼前只有岷江川流不息,汹涌澎湃。如此凄惨,不免令人眼不落泪心垂泪。回程的车上,心绪难平,回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救灾历程,不由我感念一位诗人的情愫:地震、灾难、在惶恐之后/突然醒来,活着就好/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祈祷/可以重复过去的生活/把黑暗、虚无、仇恨都淡去/就算累了,歇一歇,重新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