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道德教育
·于小萍·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引导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作用
荣誉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经济社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价值取向。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三观”的具体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还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上层建筑范畴,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极大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一是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维护和保障作用,并引导其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调节的规范作用,克服市场经济出现的不足和缺陷,促进市场经济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三是对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荣辱观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按照正常的价值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并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创建道德教育力求取得实效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转化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谐道德教育是基础。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要经过儿童、学生步入社会这个规律。每一个公民从上小学那天起就开始接受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只有从小接受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才能使青年人步入社会,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在整体上提高道德教育的水准和影响力。
荣辱观是一个善恶、美丑、是非等基本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和自律的标尺。只有以正确的舆论为引导,树立八荣八耻教育的坚定信念,才能使全体公民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事物、判断形势,才能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道德的准则规范行为,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八荣八耻作为标准,以此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应该努力去做,什么事应该抵制,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更是要增强抵制腐朽生活方式的各种诱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党性教育,抵御住权利、金钱的诱惑,切实做到“心静如水”、“知足常乐”,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不浮躁,不贪财,行为不失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质和浩然正气。
制定企业道德守则,规范行为。企业在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要与建立学习型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制定员工职业道德守则,促进员工文明、健康、向上行为的养成;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崇尚科学、诚信为本的荣辱观教育活动之中。每个员工要以八荣八耻为标尺,评议身边的人和事,评议出榜样,进行典型引路。评出先进,带动矿区掀起学习新高潮,并对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和事进行批判和曝光,进一步促进了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风气的形成。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要不断的闯出新路,找出更好的办法,宣传“八荣八耻”,落实“八荣八耻”。把“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日常行为,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构建和谐平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