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无知本身就是罪过
·李泓冰·
“三聚氰胺”,一个原本拗口生僻的化学品名称,如今成了国人耳熟能详、谈之色变的黑色流行语。
无辜的患儿在呻吟,伤心的母亲在哭泣。政府在9月11日之后的举措,堪称雷厉风行:拘拿犯罪嫌疑人、撤下政府相关责任人、广泛检测国产乳制品并迅速公布结果、宣布停止食品企业的免检资格,并着手调查质检部门人员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
亡羊补牢固然值得称道,但为何是亡羊补牢?能不能学会未雨绸缪?这方面已经有过不少教训。即便是“三聚氰胺”,早在一年前就曾在出口的国产蛋白粉中初露狰狞,为何时至今日才从奶粉中曝光?
现在有人说他一点都不知道这事。是的,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然而,“不知道”这三个字绝对不能成为自我开脱的理由,因为无知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三聚氰胺”对中国的食品业应该不陌生,它还有一个貌似美妙的别名“蛋白精”,在网络广告中频频大摇大摆地出现,公然标榜“使用本产品能提高产品蛋白含量,降低成本,符合厂家愿望”,甚至还有专门的厂家生产销售。那么,老总们对横行已久的“蛋白精”也一无所知?进而,我们还想问一问,质检部门给那么多“免检食品”开过绿灯,是否也对这种公开叫卖、且引起过食品安全国际纠纷的“蛋白精”一无所知?
企业老总、业内人士、监管部门何以不约而同集体“无知”,是个应该探究的问题。否则,中国消费者很难重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否则,一旦出了事,一个个都因“无知”而“无辜”,我们能指望谁来作消费者未雨绸缪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