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24日
区县新闻
02

近两周以来,“奶粉事件”已经由单纯的企业制假售假行为,升级为中

陕西乳业任重道远

(上接一版)

其次,发达国家奶产品的管理模式比较科学。管理部门明确单一,是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局、乳品局或者奶品局。而我国目前的奶产品的管理归属好几个部门。奶牛养殖归农业部管理。奶制品又归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和卫生局等不同部门管理。多部门管理,容易出现责任不清,扯皮的现象。同时,在西方奶制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牧场同乳品厂大多是利益共同体。不少牧农就是乳品厂的股东。由于是利益共同体,他们能确保奶源安全。

再次,检验标准滞后,致使造假行为。目前,我们检验牛奶蛋白质的标准凯氏定氮法还是1984年的标准。此外,我国的乳液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盲目追求快速增长使一些问题不可避免。从1997年到现在,奶产品的产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数字增长,最快的一年是增速超过30%。

透视我省奶品行业瓶颈

咸阳市泾阳县是我省奶牛养殖第一大县,奶牛存栏7.76万头,日产鲜奶600吨。奶农数量达8000多户。记者从该县畜牧局了解到,目前,由于鲜奶收购滞销,一些大的奶厂将鲜奶临时喷粉储藏。对于散户的鲜奶近期滞销的损失,一大型乳品厂许诺给奶农一定的补偿。同时,该县要求县级奶粉厂尽量收购奶农鲜奶,降低他们的损失。

泾阳县作为我省奶牛养殖第一大县,三鹿事件出现后,该县要求只有奶站可以收鲜奶,奶农必须带牛到奶站挤奶。以前,该县90%的奶都是是奶站直接采集,只有个别奶农的牛奶被散收。记者从该县畜牧局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以前,一些奶农为了能够使奶量增多,或多或少都会在奶里面增加一些化学原料与水混合,只要温度和浓度差不多就行,因为测量奶的仪器是一种类似温度计的仪器,叫凯氏定氮法,这种只能测量奶的温度和蛋白质。所以这些奶农会肆无忌惮的在里面加东西,比如尿素,乳青粉等,尿素里面含有蛋白质、氮元素、而加入乳青粉能够提高奶味。

近日,国家公布的22家查出三聚氰胺的奶粉企业中,我省宝鸡惠民乳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惠民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及西安市阎良区百跃乳液有限公司生产的御宝牌婴幼儿配方乳粉榜上有名。泾阳县是我省奶牛养殖第一大县,奶粉厂的数量也不少。目前在该县工商局注册的乳品企业达11家。近日,三鹿事件后,一些小奶粉厂纷纷被强行关门整顿。目前,全省有注册的各类乳品企业80余家,可最近的突击检查发现竟达95家。注册数与实际数目不符,验证了一些规模较小的乳品企业有些还未注册的事实。

陕西乳品企业的历史变迁轨迹是,1999年以前,乳品行业主要以生产奶粉为主,1999年以后,以酸奶引起的液态奶风暴席卷全国。此时,我省的乳品企业可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土乳企,主要是银桥、东方等;另一类是外来乳企,如上海的光明,江苏的维维、内蒙的伊利,深圳的晨光等。从他们进入陕西的方式看是先合作后独立,如光明进陕时是与红旗合作,等羽翼丰满后又在泾阳独资建厂。随后,经过奶粉市场竞争整合后,品牌框架逐渐形成,“秦俑”、“关山”、“和氏”、“惠民”、“神果”等分别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群雄割据天下的局面。2005年11月,随着蒙牛在宝鸡破土动工,已经是硝烟弥漫的乳业市场,又一次掀起轩然大波。目前,西北乳品企业良莠不齐,而且大多数企业存在产权结构复杂等问题。中小企业不愿“投靠”大企业,自发组织的联合体也多为松散结盟。加之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事件层出不穷,形成“乱勺舀羹”的混乱局面。这些问题暴露出西北乳品企业大都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研发滞后、设备老化、品牌优势不明显等突出问题。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袁楠 张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