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一线职工
03

成功很难复制

新员工进公司,老总亲自培训,要求员工洗马桶,直到敢于喝下一杯自己洗干净的马桶中的水才算合格。如今,这种近乎苛刻的训练方式,已在南京一家玉器公司上演。

其实这种事情,在日本早已发生,故事主角尚是一位“部级大员”——野田圣子。当年,在她读大学假期打工时冲洗厕所是她得到的首份工作。像许多人那样,她第一次将手伸进马桶时差点吐了出来。于是,圣子讨厌这份工作,干起来马马虎虎。有一天,一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抹完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满满一杯冲厕水,然后在圣子面前一饮而尽。显然在前辈眼中,圣子的工作没有到位,圣子受此震撼之后,意识到任何工作,不论性质如何,都有理想、境界与更高的品质可以追求: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在其高低贵贱,却在于从事工作的人,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假期结束时,圣子在考核人员面前,也从她清洗过的马桶里舀起一杯水,从容地喝了下去。这个举动,同样震惊了在场的人。

圣子喝冲厕水似乎并不是培训科目,也不是强制行为,完全是前辈清洁工临场的一个小发挥,是一定境界的自然展示,没有半点的表演痕迹。而从东京“移植”到南京之后,变成必需的训练课目,就未必那么科学了。

据说,这位老总的培训方式很受追捧,我除了对他亲自带头深感敬佩外,对此方法不敢苟同。其一,马桶就是马桶,不是喝水的器皿,冲洗得再怎么干净卫生,也未必适合人的“心理”感受。其二,饮用水和冲厕水的质量标准毕竟不同,冲厕水可以再生,可以回用,饮用水却绝对不能。就算标准相同,马桶总不能加热煮沸,而喝生水导致跑肚拉稀,恐怕也是常识。最后,非要把厕所冲洗到可以饮用的干净程度,不是不能,只是要增加公司成本。

要员工敬业可以,要员工认真也对,错就错在机械套用、盲目照搬。何况,人是非常复杂的高等动物,“洗净”充其量是个技能,并不是积极性的源泉。换句话说,它只能解决“能不能”的问题,不能解决“想不想”的问题。我不相信一个能洗净厕所的人,就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就像我不相信一个洗不净厕所的人,就一定不能干好别的工作一样。成功很难复制,就是这个道理。 (雷钟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