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8日
社会·法制
04

中科院院士:

现代医学迎来中医“东学西渐”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今天在沪预言:中国传统医学“东学西渐”的时代正在来临。随着当今西方医学界对医学目的、医学模式陷入反思,对中医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越来越重视,这也意味着,像“治未病”这样集数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健康保障模式,有可能在后工业化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它源于传统中医学中“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提倡重视预防和保障。自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把“治未病”作为课题研究后,今年1月,更在全国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界人士一致认为,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康保障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个体人为中心、以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简称KY3H模式),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是中医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陈凯先认为,21世纪,医学进入了以个体医疗为特征的医疗时代。以征服心、脑血管、癌症等非传染性慢病为目标的“第二次卫生革命”受阻,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反思,而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及核心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医学目的作根本性调整,从现在的‘治病’转向‘治未病’,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相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也因此日益受到西方医学的重视。”他因此断言,在上世纪“西学东渐”之后,“治未病”理念极有可能在21世纪成为“东学西渐”的一个主要内容。 (吴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