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8日
煤业化工专刊-头版
05

陕煤矿建的“铁柱子”

——记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矿建工程处黄铁柱

今年45岁的黄铁柱,在掘进一线摸爬滚打了20多年,先后在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五工程处掘三队、掘五队担任中心班长、副队长、队长等职,现任陕煤建司第一矿建工程处青海默勒工区主任,负责青海默勒工地的全面工作。

1999年,担任该处掘五队主管队长仅两年多的黄铁柱带领他的队伍,远赴千里之外的祈连山腹地——镜铁山开始了新的艰苦创业。镜铁山,山高路险,坡陡沟深,寸草不生,条件异常艰苦。掘五队承建的主溜井地处海拔3740水平。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奋力拼搏,连续刷新并创造了陕煤乃至冶金行业的立井施工纪录和“高辐射、高严寒、高海拔和低气压”条件下的高原施工纪录,并以过硬的工程质量赢得了甲方的一致赞誉,被酒泉钢铁公司誉为屡创记录的铁队伍。

2005年冬,他所带领的队伍被派往甘肃山丹,经过短暂的休整,克服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很快打开新局面,在施工黄金季节到来的几个月里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优化施工方案,生产进尺连月递增,并创下了123米的好成绩。

2006年青海默勒项目开工后,他又从山丹到默勒,摆开了新的战场。黄队长和他的铁队伍在零下近30度的恶劣自然环境下,大胆创新,进行工艺改革,强化了工序过程管理,实行了总工期目标控制,保证了目标链条始终在一种良好的状态下平稳高速循环。最终创下了高海拔地区连续三个月施工月进尺超100米的全国历史记录。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事业是黄铁柱自当队长以来带领队伍攻难克险、拼搏取胜、开拓市场的一贯作风。

针对默勒项目部工期紧,条件艰苦等实际情况,他首先将总工期实行有效控制,按照总的目标,结合不同的施工季节和不同的地质构造,在对整个工期进行年、季、月、旬、天、班层层分解的基础上,实行施工工序创新,改变和废除长期单一工序操作造成的相互脱节的生产方式,实施工序平行交叉,以点工序——总工序——正规循环为单元,22个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将任务直接下达给施工队长,队长再根据量及各工种,各个职工的喜好偏爱特点,量化到人头,在动态中进行施工目标总控制。这样不仅实现了整个工程过程的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激活了管理层、作业层和生产一线职工的创造性。

作业班组作为施工单位最基层的创效益单元,既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施工生产的“前沿阵地”,更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因此黄铁柱特别注重班组建设,进入默勒矿区施工后,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搞好民主管理,发挥职工积极性、能动性,使班组工作更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并适时在班组间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及评选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活动,并建立专门的基金给予奖励,形成了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集体领导管理体系。他们为了给班组建设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加大奖励力度,凡班组在规定的循环内完成3.5米一个施工循环,奖励500元,完成月计划奖励2万元,每超10米在奖励2万元基础上增加1万元,建立了严格的区队分配透明公开制度,彻底杜绝了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