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惊魂60分
10月21日凌晨2时15分,一辆满载着22.34吨液化气的拖挂车,行至凤县境内黄牛铺镇与长滩村交界处的铁路桥下大转弯时,罐体突然向左发生侧翻,剧烈爆炸响彻云霄,冲天火光照亮夜空。直接导致宝成铁路、212国道、电力线路、通讯网络全部中断,造成5死1伤的重大伤亡。
事发后,省市县各级领导火速奔赴现场调度指挥,各路专业抢险队伍立即投入重兵全力施救。在这场与死神和时间赛跑的艰苦斗争中,来自中铁宝桥的郭新吉饱受赞誉,请看——
“叮铃铃……”10月21日上午9时左右,中铁宝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液化站经理郭新吉案头的电话发出了急促的铃声。
他一把抓起电话,只听里面传来了宝鸡市消防支队总工程师刘安熟悉的声音。“郭工,今天凌晨在凤县黄牛铺发生了一起液化气闪爆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8年前,您有处理宝成线燃气泄漏事故的丰富经验,能不能和我们一起到现场开展救援?”
“没问题,我交办一下工作,马上跟你们过去。”,郭新吉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
短暂的站内工作交接后,9时15分,郭新吉迅速登上了市消防支队的专车,在212国道上风驰电掣直奔凤县方向。一路上,他一边听着刘总工的详细介绍,一边思索着现场救援的初步措施。此刻,车窗外是延绵不绝令人心醉的秦岭秋色,红花绿树交相映衬,青山绿水和谐共融,他却没有一点心思去欣赏。他的心,早已飞到40公里外的黄牛铺事故现场,早已与那些紧绷的心连在了一起
10:00 肩负重托 孤胆侦探现场
9点50分,郭新吉一行赶到地处秦岭深处的凤县黄牛铺镇。虽然,小镇距离事发现场还有500多米,但此时却早已充满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在一条长长的黄色戒严隔离带外,连夜赶来的宝鸡市市委书记唐俊昌,市长戴征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官吉庆,西安铁路局局长龙京等紧急抢险工作指挥部领导,正在研讨着对策,沉着地进行指挥应对。不远处,市公安、消防、安监、质检、燃气公司的负责人和专家,以及驻宝的部队官兵,正在有条不紊,分头采取行动。
由于事发地处于宝成铁路和212省道交汇处,公路呈一个大“S”状,且为一段漫长的大下坡路,从北向南一直延伸到铁路涵洞中。站在500米开外的地方,人几乎无法看到事故现场的真实情况。就在这时,一名市消防支队的专家走到郭新吉面前,向他介绍了现场的大致情况:“早上5时30分,液化气罐车的火势已经扑灭,我们目前正在用高压喷水进行罐体降温和驱赶气体。现在,液化气还在大量的泄漏,下风口的泄露气体浓度达到0.8%,泄漏口浓度达到19.9%……”
0.8%——曾经从事消防工作16年、液化气管理12年,身为宝鸡市技术监督局承压组专家成员的郭新吉,听到这个数据顿时心里一惊。因为,这个浓度值正处于液化气最容易闪爆的数值范围。这时,那怕一个小小的烟头、拨打一下手机、按一下相机快门,都有可能酿成新一波闪爆灾难。而此时,铁路、公路、电力、通信已经“趴窝”了将近8个小时,中断的“国脉”在危难之中似乎都在呼喊: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然而,下一步究竟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怎样才能安全又快捷排除隐患?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每一个人。当然,这也是市消防支队上门邀请郭新吉的主要原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看着早上的气温逐渐升高,危险性逐步加大,郭新吉毫不犹豫跑上前去,向在场的指挥部领导和专家陈述了自己的设想:“现在,我先去事发现场摸一摸情况,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排险方案!”
10时整,在征得各方领导同意后,郭新吉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孤身踏上了通往出事现场的500米惊险旅程。
10:30 不负众望 巧出排险妙策
谁都知道,在正常情况下,500米距离步行只需要8分钟、跑步只需要60秒。然而,在这个500米的尽头,是液化气罐车车毁人亡的源头,是闪爆造成5死1伤重大伤亡的中心。行进在这段夹在护坡之间、长长的下坡路上,气体的气味越来越浓烈,生与死的考验越来越严峻……“这是我参与液化气事故抢险以来最危险的一次,比2000年宝鸡南站气体泄漏事故的排险形势严峻得多,那次一是气罐罐体本身没有损害,二是没有发生气体闪爆事故,三是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气体流动。”近日,郭新吉在接受采访时,对此依然记忆犹新。
10分钟后,郭新吉终于走到了酿出这起特大事故液化气车跟前。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极其凄惨的场景:在涵洞的那边,牵引车车身侧翻路边,已经完全烧成了一堆废铁架子。两侧的护坡树木变成了一根根木桩。离公路最近的几座民房,几乎都成了残垣断壁。在涵洞内,水泥墙壁早已被火烧熏成一片焦黑,液化气罐斜卧在地上,储罐头部撞出了一个近30厘米的“十字形”大裂口,大量的气体从这里不断冒出,熏得人头发昏眼发花。在涵洞入口处,几名市消防支队人员正在使用高压水枪向罐体表面喷水,驱赶着不断外泄的液化气气体。
迎着刺鼻难闻的气味,郭新吉来到倾倒的罐体前,按照规范的程序展开了勘察工作。操作箱、气阀、液相阀、安全阀,他小心翼翼检查一个都不放过。最后,他又仔细检查了安装在罐体上的液位压力计,发现罐内气体压力尚有0.01Mpa。对郭新吉来说,能够基本确定罐体的受损状况和罐内气体存储量,是这次实地勘察的最大收获。随之,一个较为成熟的排险方案,渐渐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郭新吉几乎一溜小跑原路返回,赶到抢险指挥部,汇报了自己设想的合理方案:“现在罐内液化气还有不少,单纯依靠自然跑冒至少还得七、八个小时,最好采用裹布的木楔将裂口彻底封死,再用吊车将罐体吊走!”
“好!消防人员通力配合,抓紧时间组织实施”,听完汇报后,市委书记唐俊昌、市长戴征社顿时感到豁然开朗,果断下达工作命令。此时,时针刚刚指向早上10时30分。
11:00再入虎穴 智降肆虐“气魔”思路明确!方法已定!措施既出!接受任务后,郭新吉立即带领部分消防人员和燃气公司人员二次返回现场,全力以赴集中打响罐体排险的“歼灭战”。
“打开气罐液位计接口,用水枪往罐体中注水稀释,每隔15分钟检测一次气体浓度”,郭新吉叮嘱身边的市天然气公司抢险队人员。“准备一些劈柴、一床旧被单,再找一把木棰”,郭新吉胸有成竹地向消防人员提出要求。
随着大量清水持续注入罐体,泄漏口的气体浓度明显下降,刺鼻的气味渐渐弱了下来。10时40分,最为惊心动魄、最为艰巨封罐工作终于铺开。这项工作必须由掌握专业知识、排险经验丰富的人承担,郭新吉当仁不让地挑起了这份重担。
由于罐体裂口处距离地面只有不到30厘米,郭新吉只好半蹲半趴、斜着身子开展工作。他熟练地将床单布撕成一个个长方形,然后用布块把劈柴逐个包裹起来。随之,对比着“十字状”的罐体裂口形状,先挑选出宽大的劈柴对准宽口位置,后挑拣出细小的劈柴对准窄口位置,再用木棰轻轻将它们一块一块敲打进去。最后,用更为细小的木楔子把缝隙一个一个封死楔牢……他的脸几乎正对着罐体裂口,不时冒出来的液化气,呛得人直犯恶心,熏得人眼泪直流,他全然顾不上这些。
经过近20分钟的紧张工作,罐体裂口在上午11时整彻底被封死堵牢。满头大汗的郭新吉长舒一气。他赶紧从燃气公司人员手中要过专用的可燃气体检测仪,对涵洞内外、罐体前后反复进行气体浓度检测。令他感到异常高兴的是,检测仪所反映出的浓度数值均为0.08%。和液化气打了十几年交道,他知道这个数值已经基本处于安全范围之内,脸上禁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郭新吉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对身边的市消防支队人员一再嘱咐:“继续用高压水顺着下坡方向驱赶气体,将气体浓度再降一降……”
随后,郭新吉再次赶回指挥部,汇报了最终的排险工作结果——“气体浓度已经完全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吊走气罐就可以逐步恢复通车了!”听完汇报,指挥部领导悬了近十个小时的心终于落地了。他们紧紧握住郭新吉的手,发出啧啧赞叹:“你真不愧是降伏‘气魔’的专家啊!”
13时58分,一辆铁路轨道车安全通过事故现场;14时整,第一列铁路火车安全通过,宝成铁路大动脉恢复通车;17时20分,中断了17个小时的212省道全面恢复通车。至此,“10.21”重大液化气闪爆事故排险工作取得全面胜利!(蒋晓强 吴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