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25日
工报视线
02

五年的艰难突破

——访石泉县总工会主席余恒才

(上接一版)

对其中3户企业,工会按照对“拒不组建工会组织的单位征收工会组建筹备金”的规定,依法向法院申请支付令。企业主一看工会动真格的了,不仅组建了工会,就连3年来的工会经费也全部补缴。对另一户企业,工会趁推荐该企业负责人为县工商联副会长的契机,动用了“一票否决权”,在推荐意见上签署“该企业拒不组建工会,坚决不同意推荐”。于是,企业负责人主动找到工会,协商建会事宜,使建会工作顺利进行。

余恒才说,工会之所以底气这么足,敢碰“硬钉子”,是有县委、县政府给撑腰壮胆。2006年,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的决定》赋予工会“尚方宝剑”,把工会工作纳入了对乡镇、部门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凡是评选各类先进,选举人大代表、推荐政协委员等必须征求工会的意见,否则无效。而受重视的背景则是,工会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

到2007年底,全县工会组织数比五年前增加了35.6%,会员数增长了40%,实现了工会组织向村级、社区延伸。

促维权

余恒才说:“工会组织建起来了,必须保证它们是工会、像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2003年开始,石泉41户企业陆续进行改制,涉及3300多名职工的安置问题。县工会源头参与企业改制工作,全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在县上制定改制政策前,工会深入到企业调研,征求职工意见,使“4050”人员安置、提高市以上劳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济补偿标准等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的优惠政策被采纳。同时,在改制过程中坚持厂务公开,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通过职代会讨论通过等程序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县工会全程参与县属企业的改制,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督促安置方案的兑现,使1500余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11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目前,全县企业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没有出现一起大规模的职工上访事件,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石泉是一个山区省级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民工外出务工,时常发生工伤事故,伤亡农民工常常得不到补偿,求告无门。对此,县总工会积极探索社会化维权机制,成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的同时,在47村级工会推选了49名农民工维权代表,由工会、人劳、司法等部门联合进行培训,颁发聘书和维权代表证。这些农民工维权代表认真履行职责,一年来先后处理本地外出农民工侵权案件16起,为农民工讨回赔偿金130.53万元,真正做到了“侵权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去年,县总工会被省总授予“农民工权益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说起这五年来的工作,余恒才如数家珍,交友帮扶、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互助保险等等,这些工作都浸透了工会干部的汗水。大家感到,在余主席手下干工作很累,但很充实,因为,人们对工会的看法改变了,职工离不开工会了。

在今年4月召开的石泉县工会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余恒才再次当选为工会主席。谈起今后的工作,他显得踌躇满志:“我们要进一步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力度,逐步推进乡镇和系统工会主席专职化,争创省级模范县区工会,促进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本报记者 焦晓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