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影响逐步显现
本报讯 日前,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公布的全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数据显示,1-10月,我省区域经济总体上运行良好,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地震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多数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消费品零售市场增长加快,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回落。
多数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长放缓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逐渐蔓延到实体经济,我省受到的影响也正在显现,工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1-10个月,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5.01亿元,同比增长35%,比前三季度降低1个百分点。从各市区来看,大多数市区增速呈现不同程度的减缓。全省十市一区中共有8个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速比前三季度有所下降,杨凌、汉中、商洛、西安、榆林、咸阳、安康和渭南,均有所降低;铜川增速持平;只有延安和宝鸡分别加快了1和0.9个百分点。榆林(38.9%)、咸阳(37.6%)和铜川(37.5%),分列前三位。从绝对值来看,西安、榆林和延安名列前三位,工业累计总产值分别为1565.93亿元、1003.39亿元和914.77亿元。
多数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经济不景气导致投资者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增长放缓。1-10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0.95亿元,同比增长37.2%,比前三季度降低2.1个百分点。从三大区域来看,陕南以44.7%的速度领先,比陕北和关中分别高1.2和3.3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相比,陕北加快了2.7个百分点,关中和陕南分别下降了4.2和0.9个百分点。从各市区来看,共有渭南、安康、西安、咸阳、商洛、宝鸡和延安等7个市区投资增速下滑。从绝对值来看,位列前三的是西安、咸阳和榆林,分别为1467.25亿元、414.26亿元和382.61亿元。
消费品零售市场增长加快
受国际油价、粮食价格上涨,季节变化鲜菜价格上涨较快以及入秋以来猪肉消费量增价涨的影响,1-10月我省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1.6亿元,同比增长25.6%,与前三季度持平。关中增长25.8%,陕北和陕南相同,均为25%,三大区域保持竞相增长的态势。从各市区来看,西安和渭南增速名列前两位,分别为29.3%和25.7%;铜川和延安相同,均为25.5%,并列第三。与前三季度相比,除铜川和渭南持平外,共有6个市区增长加快,它们是榆林、宝鸡、商洛、延安、汉中和咸阳。从绝对值来看,西安(939.49亿元)居于首位,超过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宝鸡(192.88亿元)和咸阳(183.01亿元)位列二、三。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回落
由于政策性减税较多、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企业效益下降影响了税收增长,1-10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00.73亿元,同比增长28%,比前兰季度减缓0.1个百分点。三大区域中,关中、陕北、陕南
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2.3%、28.5%和32%;与前三季度相比,除陕南加快1.8个百分点外,关中和陕北分别下降1.3和1个百分点。各市区中,多数市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榆林、安康和商洛列前三位,增速均超过40%,分别为56.3%、43.9%和42.9%。从绝对值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西安、延安和榆林,分别为126亿元、63.72亿元和62.13亿元。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