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建议
在流动青少年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肖红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批农民工拥进城市,大量农村青少年也成为进城随迁子女。他们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没有升入普通高中,但又没有达到打工年龄。一些人也因此沦为失管、失学、失业的社会边缘人。
据介绍,在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流动青少年的入学问题已经开始得到重视与关注,以北京市为例,仅在2010年就出台多项措施,如外来人口子女免试就近入学,建立入学登机卡,实施首接负责制等,确保流动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杨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改善信息对称状况。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在目前流动青少年较多的学校的初中二、三年级阶段展开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根据流动青少年的特点,倡导人生发展多元化,就业多样性,尊重劳动者等理念,同时提供升学相关信息。同时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向流动青少年的父母提供有关职业教育的相关信息。
其次,为非城市户口青少年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提供与城市青少年相同的国家补贴,同时根据流动青少年身心特点、市场需求来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服务。
最后,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由于职业相关教育内容涉及面广,很多已经超出传统教育,因此要鼓励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等与学校合作,形成合力,帮助流动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职业生涯意识。政府可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非盈利组织提供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