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19日
综合新闻
02

垄断国企莫成“国中之国”

4月13日“天价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开了三个会,一个是领导班子的会,一个是所有处室干部会,还有一个是外宣部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要求各个部门追查泄密人,到底是谁泄的密,怀疑肯定是内鬼,一旦查出要严惩。

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明明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挥霍浪费,不反省思过,却开会追查泄密人,这充分暴露了他们虚伪的一面,也充分说明击中了他们的要害。他们有时间追查是谁泄的密,却不去调查、不敢公布当初为什么要买紧俏的茅台酒,有时间打击报复,却没时间好好改错,制定整改措施。整个事件看不出中石化的一点诚意,中石化这样做是想把自身变成一个公众无法监督、法律无法管制的“国中之国”。

我国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以前只是民营企业在经营,其效率往往都是非常高的,国有企业介入之后,规则就会变得不平等,法治精神就要遭到破坏。因为垄断国企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而是仿真企业,隶属政府“主导产权、控制命脉、垄断资源、占领上游、支配关键、掌握要素”的体制体系。其治理结构与泛亲缘化甚至帮会化的“内部人控制”的治理结构一样,通行着“内部人控制”的任人唯亲和裙带作风。由于不是真正的企业,也就不靠降低成本生存。因而,无所谓市场,也就没有市场价格。其商品与服务的定价,是由政府“指导”出来的,原则就是成本+税+“适当的”利润。由于“内部人控制”的格局,国企成为不透明经营的领域,盛行暗箱操作。员工不了解企业财务的真相,更不知晓高层的收入。国企、央企管理层自我厘定天价薪酬的食利自肥体制,不但造就出“先富一族”,更造就出“为富不仁一族”,造就出掌勺人私分大锅饭的潜规则。垄断的本质是超市场的,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正在流失,低成本高增长的好景不再,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市场竞争制度的难产。成本递增、增长递减,是强化了垄断、排斥了竞争的结果。垄断国企不可避免地阻遏了竞争,推高了成本,抬升了价格,挤占了消费,扭曲了增长。竞争不充分、分配不公平的根源也是半市场格局,由于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高,造成资源与财富成为一小部分“内部人”的私有物,而这也对就业造成了极大威胁。

我国的国有企业理应为全体民众谋利益,可是拥有所有权的公众事实上不可能行使直接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能,就必须在保留处分权能的前提下,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代理人来对国有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代理人的权力源自委托人的授权,其应该为委托人谋取利益最大化。但这要以委托人对代理人有充分的监督权为前提,否则代理人就会以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方式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王世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