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不倒的“旗帜” 最美的微笑 亮身份 做表率 群星璀璨 图片新闻 军人作风的践行者 双轨线上的“开路先锋” 矿山的时尚生活 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推动矿区持续发展之我见

当前版:第A7版: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07

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推动矿区持续发展之我见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要确保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推行管理文化为主线,以构建学习文化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确保矿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持之以恒,构建安全文化

如何把安全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全过程,却是一个关键问题。作为煤矿企业,只要我们抓好了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也就会水到渠成。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的模范。同时要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使职工牢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进而在安全文化启发引领、教育约束下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安全基础。要建立其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能和责任,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制度体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检查、分析、整改工作,以制度保证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的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对“三违”行为,认真纠正,严肃处理,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到位,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让职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依靠制度文化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现场监管。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六必访”、“六必谈”,深入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工作,及时解决职工最想、最盼、最需的问题,达到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情感上贴近的目的,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推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加强对“习惯性违章、重复性隐患”行为的预防和控制,用企业的小文化践行企业的大文化。坚持以“一通三防”管理重点,以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行“五精”管理,努力做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生产控制动态化,工程验收标准化,考核奖罚严细化,管理效果跟踪化,切实消除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要坚持按照逐级负责和“三不放过”原则,对各类事故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做到不手软、不姑息、不迁就,并将处理结果以事故通报的形式进行公开亮相,起到惩戒惩前毖后,预防警示作用,促进安全生产发展。

二、统筹兼顾,构建管理文化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以法规制度为依据,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各项管理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一是各基层单位要采取班前会、主题学习日等形式,强化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强化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各区队班组、各部室工序以其标准量化考核,日清月结,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实现由“人治”管理向“机制”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二是在精细化运作过程中,要从日常管理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标准办事,工作精益求精,管理细化量化。要将管理流程、生产工序,核算指标逐级深化与细化。由矿到区队,再由区队到班组,最后到班组内部的岗位和个人。把工作量、安全质量、工作效率、材料消耗等指标纳入进去,以量化的指标形成结算价格,激励职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三是要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深入开展准军事化训练,使职工达到行为规范、文明素养普遍提高的目的。

三、循序渐进,构建学习文化

学习是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们必须以强化职工“岗在心中,心在岗上”的意识为重点,以打造学习型职工为目标,尽心竭力构建学习文化,实现岗位价值再造。一是要健全完善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培育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利用“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全矿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职工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各基层区队要建立班前讲授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现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立体培训模式,通过“每周一题”、“现场讨论”、“互动学习”等方式,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学习的案例和经验广泛交流,实现知识共享,成果共享。三是要针对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操作要领、质量问题等,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形成岗岗练、层层比、人人学的局面,促进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同时将“奖惩”机制引入培训中,严要求,真考核,将考试成绩与职工的绩效考核相挂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班组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王孝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