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100余万资金温暖4603名职工
——蒲城县总工会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建设
如何让职工与工会更近一点,更亲一些,如何当好职工的“娘家人”?近年来,蒲城县总工会不断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建设,努力为困难职工办实事,被广大职工亲切地称为“娘家人”。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蒲城县总工会抓住继续推进和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契机,建立了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形成了工会、劳动保障等多部门相互配合,联合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和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实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453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411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专项集体合同,探索签订了20份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覆盖职工32689人。以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载体,抓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585个单位召开了职代会或会员代表大会,595个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实行了厂务公开,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100%建立了以职代会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到80%以上,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在健全完善已有工会法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他们与司法、劳动部门合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力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协力为职工提供咨询、调解、实施法律援助等服务。先后接待职工120多人次,受理职工维权案件50多件,为2名工伤人员提供了法律援助。
为加强困难职工援助长效机制建设,该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帮扶窗口和平台作用,统一对全县困难职工逐一摸底,建档立案,共建立困难职工档案1802人,筹集“送温暖”资金100余万元,慰问职工4603人。为进一步增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效果,该县还建立健全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帮扶工作网络,精心安排节日慰问困难职工活动,不断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
近年来,蒲城县总工会还先后免费培训下岗职工5901人,为2300名进城务工人员培训车床、电焊、电脑等技术,帮助90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开展“金秋助学”行动,共筹集发放助学金26万元,直接资助困难职工子女325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帮扶结对活动,为39户困难进城务工人员送去慰问金2万元;关注劳模生活,为132名生活困难的省部级和部分农民劳模发放困难补助金。
“这些援助仅仅是常规性帮扶。”蒲城县工会主席杨忠全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帮扶工作机制,在提高帮扶工作水平方面做积极探索。还将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班,逐渐使援助重点转移到技能型帮扶、知识性帮扶上,让工会“培训再就业”、“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成为深受社会各界赞誉关注的工会工作品牌。 本报记者 田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