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脚踏入北羌塘 双手搂定雪莲湖
——油气勘探公司深入羌塘盆地开始二维地震采集
西藏,一块美丽的净土,她那巍峨的山峰,千年不化的巨大冰川,给这块土地披上神秘的外衣。这里不但孕育了美丽的神话,淳朴的人们,还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石油勘探步伐的加快,延长石油人向这块石油勘探的净土开拔,计划2011年完成200平方公里的二维地震施工,对矿权内石油地质状况进行普查。
延长石油在青藏高原登记矿权有两个,分别是位于羌塘盆地的多格错仁区块和雪莲湖区块,面积合计为10762.385平方公里。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海相沉积盆地,盆地内现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中心,盆地内规模较大的山系较多,湖泊星罗棋布,交通条件极差,盆地北部为无人区,南部有少数居民。延长石油登记矿权位于羌塘盆地北部,属于典型藏北无人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低物质基础和生活条件缺乏,被称为“生命禁区”。
油气勘探公司新区项目部接到羌塘盆地二维地震的任务后,迅速反应,成立了羌塘盆地前期调研小组,积极准备,认真收集相关资料,为了征服这“世界屋脊”、打破“生命禁区”不懈努力,于今年2月16日在延安召开了“羌塘盆地延长矿权勘探目标论证会”,与会人员除了油气勘探公司及石油勘探开发部相关人员以外,还有国内多年从事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研究专家学者。会上,参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商定出羌塘盆地200千米二维地震部署方案。通过讨论,大家认为200千米二维地震侧线应该部署于多格错仁区块西南部,成“#”型分布,这样的部署缘于该地区施工条件和石油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同时也便于后期探井的部署。
由于羌塘盆地水系发达,沼泽分布较广,施工时间极为有限,每年只能在比较寒冷的时期进行施工,进入六月份以后,冻土带解冻,车辆难以进入,施工难度很大,为了赶在六月份之前完成地震任务,羌塘盆地调研小组人员马不停蹄,赶时间、抢时间,于2月26日联合几家地震队伍在延安召开了“羌塘盆地二维地震采集技术方案论证会”。会上,几家地震队伍分别对羌塘盆地地震采集方案做了报告,并认真讨论,取长补短,结合地质任务、施工条件、成本等因素,商定出地震采集方案,决定采用大炮间距、单深井、大药量的采集方式。采用较大炮间距是因为地层情况不明情况下,大炮间距可以得到较深地层的剖面。采用单深井、大药量是因为该地区冻土带较深,单深井,使得爆炸在冻土带以下完成,利用能量下传,大药量是为了提高地震剖面质量。
最近,羌塘盆地调研小组成员已经奔赴西藏,进行地震前期的协调工作,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小组成员一下飞机就感觉到身体严重不适,气短胸闷,四肢无力,甚至嘴唇发紫,面对这些困难,他们都没有退缩,积极奔波于相关单位之间,为早日开工不懈努力。
西藏这块石油勘探的白纸,已经摆在延长石油人的面前,他们在用自己的信念,自己百年传承的“埋头苦干”精神,认真描绘,这将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这是由延长石油谱写,延长石油精神之花也会在“世界屋脊”灿烂绽放。 (张少清)